洪海波
-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江门市儿童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江门市手足口病(HFMD)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7-8月,选择常住江门且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非重症患儿62例和未患过手足口病的儿童126名,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利用自制问卷,调查分析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大门口10m范围内可见垃圾、大门口视野可见苍蝇、卫生间使用情况、最近两周邻居/玩伴患病以及发病前两周医疗机构暴露情况可能是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母亲文化程度可能是发病的保护性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为发病前两周医疗机构暴露(OR=24.982,P<0.05)、大门口10m范围内可见垃圾(OR=5.246,P=0.002)、大门口视野可见苍蝇(OR=1.565,P=0.004)和卫生间使用情况(OR=2.373,P=0.006)。结论在江门市预防HFMD重点应加强健康宣教以改善不良卫生环境,同时应采取隔离病例等有效措施减少交叉感染。
- 杨玉芳王立华陈茂余洪海波许坚锋刘鹰航
-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例对照研究
- 江门市某中学B型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江门市某中学暴发的一起B型流感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学校B型流感疫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流感个案调查表对流感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患者咽拭子标本中的流感病毒核酸。结果疫情自2月20日至4月7日,历时48 d,有452名学生发病,罹患率为11.15%。采集2份现症病人咽拭子全部检测出B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6~17岁年龄组罹患率较高,男、女生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疫情具有明显的班级和宿舍聚集性。病毒分离培养为B型流感病毒。结论此次疫情为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暴发疫情。应加强学校流感监测工作和疫情网络建设。
- 陈茂余杨玉芳洪海波王立华麦晓敏
- 关键词:流感病毒B型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研究
- 广东省江门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制疫情扩散蔓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经过、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医学观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结果确诊l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有明确的活禽市场接触史,咽拭子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无继发病例。通过强化监测流感病例215例,均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患者暴露的活禽交易市场外环境20份标本检出3份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以后仍有可能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各项防控措施必须加强。
- 陈茂余杨玉芳关毅荣朱锦朋陈华燕洪海波周宏宇范湛丽黄妙琳王立华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2005-2011年广东省江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学校事件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分析2005-2011年广东省江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中的学校事件,提供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策略。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通过网络直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江门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共31起。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其中传染病疫情又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事件主要发生在县级和乡级小学,春秋季学期均有高峰期,分别在春季学期的3-6月和秋季学期的11-12月。结论应加强卫生与教育部门联防联控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对策,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 陈茂余杨玉芳王立华洪海波范湛丽许健莲魏承杰张冬合
- 关键词:网络报告
- 江门市首起少数民族学生B型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调查江门市首起少数民族学生暴发的一起B型流感,分析其流行特征。方法对流感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患者咽拭子标本中的流感病毒核酸。结果本起B型流感暴发共报告病例25例,罹患率为14.88%。采集8份现症病人咽拭子,B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全部阳性。整个疫情流行过程为10日,男女发病比例为0.56∶1,发病年龄介于18~19岁,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咽痛为主,男女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明显的班级聚集性。结论此次为一起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暴发疫情,流行季节应做好流感的监测工作。
- 苏华安陈茂余杨玉芳洪海波许坚锋王立华
- 关键词:B型流感流行病学分析
- 2012年江门市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2012年江门市布鲁氏茵病(布病)疫情特征,为开展相应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江门市人间布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江门市共报告人间布病13例,报告发病率为0.29/10万;男性发病8例,女性发病5例;发病年龄集中在40~79岁年龄组(11例);职业分布最多为家务及待业,共5例;其次为农民和商业服务,各3例。血清学监测215人,虎红平板试验阳性6例,阳性率为2.79%。结论江门市人间布病有扩散蔓延的趋势,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人间及动物间布病监测工作。
- 陈茂余杨玉芳范湛丽洪海波王立华罗永胜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 江门市2009-2011年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了解江门市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监测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江门市2009-2011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上报的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江门市共报告感染性腹泻病例53624例,年发病率的范围为378/10万~428/10万,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5岁以下年龄组占全部发病数的40.64%。发病高峰在秋冬季节。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市、区有鹤山、蓬江、新会等。3年共报告暴发疫情3起,全部为诺如病毒引起。结论感染性腹泻在江门市法定报告传染病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今后应评估并完善感染性腹泻报告制度,加强监测与控制工作。
- 许坚锋陈茂余杨玉芳洪海波范湛丽王立华刘鹰航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
- 江门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报告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江门市医疗救治机构应急资源和能力现状,为卫生应急能力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和现场考察等方法对江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基本信息、应急管理体系、医疗救治能力、卫生应急保障和储备、院感控制能力、疾病监测报告能力、卫生应急培训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2.65%及以上医疗机构已制定了常用的5个预案,77.55%及以上医疗机构已制定了7个必须的制度,95.65%县级以上医院成立了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小分队。2012年仅有4.35%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得到财政拨付的应急资金;90.82%医疗机构应急物资储备率低于60%;52.17%及以下县级以上医院对6类事件具有诊疗能力;13.04%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对71.88%的调查传染病(32种)有实验室诊断能力;8.70%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对调查传染病有治疗能力;6.67%乡镇卫生院对调查传染病有临床诊断能力;2.67%乡镇卫生院对75.00%调查传染病有治疗能力。结论江门市医疗救治机构应急资源和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供给保障不足、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
- 陈茂余杨玉芳黄展刘鹰航王立华洪海波朱丽仪李艳清
- 关键词:应急能力
- 广东省江门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分析江门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以了解流行现状和掌握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江门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江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4080例,年发病率分别为88.90/10万、185.35/10万、263.66/10万;报告发病率较高的是蓬江区、鹤山市;2009-2011年共发生13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发病高峰为5-7月;报告5岁以下病例占总数的93.15%(22430/24080),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73∶1。结论江门市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性别、年龄差异,预防控制工作重点为托幼机构。
- 陈茂余杨玉芳洪海波范湛丽王立华许坚锋刘鹰航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