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责任制整体护...
  • 1篇整体护理
  • 1篇全麻
  • 1篇全麻诱导
  • 1篇全切
  • 1篇全切术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全切
  • 1篇子宫全切术
  • 1篇子宫全切术患...
  • 1篇稳定性
  • 1篇麻醉
  • 1篇麻醉诱导
  • 1篇护理
  • 1篇护理人文
  • 1篇妇科

机构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焦育娟
  • 1篇张惠蓉
  • 1篇阴怀清
  • 1篇王娟
  • 1篇牟媛媛
  • 1篇张丽萍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瑞马唑仑全麻诱导对妇科子宫全切术患者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妇科子宫全切术采用瑞马唑仑全麻诱导对于机体循环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非随机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于2022年5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妇科子宫全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常规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瑞马唑仑全麻诱导,常规组采用丙泊酚诱导,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术后麻醉复苏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T3时刻,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波动幅度比较,常规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17.24±0.25)h、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27±0.55)h、术毕苏醒时间(5.63±0.72)h及言语应答时间(7.24±0.61)均短于常规组的(23.23±0.27)h、(8.24±0.61)h、(7.61±0.52)h、(11.27±0.5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955,22.870,14.100,31.032;P均<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5.00%(2/40),常规组为20.00%(8/40),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 瑞马唑仑全麻诱导妇科子宫全切术可维持患者内循环稳定,提高麻醉诱导安全性。
薛凯凯冯翔焦育娟
关键词:妇科子宫全切术麻醉诱导稳定性
护理人文在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中的体现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医院寻求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同时还需要来自医务工作者的人文关怀。社会的进步带来了医学模式的改变,我国护理工作从一开始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到现在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时间,现在,我国大部分医院护理工作都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2010年原卫生部要求在护理工作中要改变护理工作模式,改变原来的护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这要求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护理,还要对患者的心理方面、精神方面、以及社会功能方面提供护理,所以护理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人文关怀知识与能力。为了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加快责任制整理护理服务模式的发展,该文首先介绍护理人文的基本内容,其次介绍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的内容,最后介绍护理人文在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中的体现。
王娟张惠蓉张丽萍焦育娟牟媛媛阴怀清
关键词:护理人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