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佳佳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10CrNi5MoV钢的包申格效应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利用单轴屈服试验法研究了高强度10Cr Ni5Mo V钢的包申格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拉伸预塑性应变量的增大,10Cr Ni5Mo V钢的包申格效应显著增大,在约0.9%预塑性应变量时趋于饱和,此时包申格效应因子为0.72;包申格效应的产生主要与位错运动和背应力有关,热处理均可显著减弱10Cr Ni5Mo V钢的包申格效应。
- 刘海涛王任甫杨景红牛佳佳
- 关键词:包申格效应屈服强度位错
- 激光焊接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2
- 2014年
- 激光焊接具有焊接效率高、接头变形小、焊缝成型好等优点,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先进制造技术。本文对激光焊接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述,并从焊接设备集成化、焊缝形状预测及焊接过程实时监测与控制三方面对激光焊接技术的后续发展提出展望。
- 牛佳佳吴艳明薛钢
- 关键词:激光焊接船舶制造
- 铁素体型钢焊接中氢的存在状态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采用理论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铁素体型钢焊接中氢的存在状态,结果表明,高温电弧和熔池阶段,氢主要以原子状态存在;高温奥氏体阶段,氢主要以原子形态存在于八面体间隙中;中低温铁素体阶段,氢主要聚集于铁素体晶界,大部分形成高压气态分子沿网状联通开放的晶界向外逸出。
- 薛钢王涛杨超飞牛佳佳成应晋
- 关键词:氢
- 390 MPa级复合钢板极地低温环境适应性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验证复合钢板的极地低温环境适应性。方法采用爆炸复合的方法制备低温复合钢板。通过全浸腐蚀试验、间浸腐蚀试验、腐蚀磨损试验、系列温度冲击试验、系列温度动态撕裂试验和全厚度止裂试验,分别评价复合钢板的耐蚀性、耐磨性能、低温断裂性能及止裂性能,并对复合钢板的低温断裂性能及极地低温环境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全浸腐蚀条件下,复合钢板基层材料的腐蚀速率是复层材料的105倍;间浸腐蚀条件下,复合钢板基层材料的腐蚀速率是复层材料的350倍;全浸和间浸状态下,复层钢板的腐蚀速率均远小于基层钢板,复层材料的耐蚀性远远好于基层材料。模拟海水条件下,复合钢板复层317L不锈钢的磨损量为0.003,基层FH40钢的磨损量为0.75,基层材料的磨损量是复层的250倍,复层材料的耐磨性远远好于基层材料。分析了20组大厚度规格低温钢的韧脆转变特征温度与止裂温度的相关性关系,指出了现有规范与标准以冲击功作为低温钢断裂性能技术指标的局限性,建立了止裂温度与动态撕裂韧脆转变特征温度相关性方程,给出了低温钢极地环境低温服役下的韧脆转变特征温度建议值,确定了复合钢板极地低温环境服役的最低温度。结论模拟海水环境下,复合钢板复层材料的腐蚀速率和磨损量均远低于基层钢板,采用复层材料+基层材料的设计思路能够有效地解决低温钢极地环境下的腐蚀磨损问题。冲击试验测得的性能无法有效表征大厚度低温钢的实际性能,现有标准和规范以冲击性能表征参量作为低温钢断裂的技术指标值将不能保证低温钢极地环境下服役的安全性,心部动态撕裂韧脆转变温度能够较好地表征低温钢的实际服役性能。
- 高珍鹏宫旭辉牛佳佳王东胜朱官朋
- 关键词:复合钢板耐腐蚀性耐磨性技术指标
- 止裂厚钢板拉伸性能表征参量与无塑性转变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 2020年
- 统计分析了54组止裂厚钢板屈服强度R_(p0.2)、拉抻强度R_(m)、伸长率A、断面收缩率Z、屈强比R_(p0.2)/R_(m)和侧面落锤无塑性转变温度T_(NDT)的相关性规律,结果表明:止裂厚钢板屈强比越低,钢板的均匀塑性变形能力越好;止裂厚钢板均匀塑性变形能力越好,无塑性转变温度越低,钢板的止裂性能也相对越好.
- 高珍鹏薛钢张云浩张云浩宫旭辉
- 关键词:屈强比
- 基于I_1断裂准则的铁素体型钢焊接氢致开裂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基于I_1断裂准则,提出了铁素体型钢焊接氢致开裂机制,即材料内部局部氢气压、焊接内应力、外载荷作用叠加形成的应力第一不变量I_1值达到材料的断裂强度I_b时发生开裂。两种材料的焊接充氢拉伸试验验证了氢致开裂机制。
- 薛钢王涛杨超飞牛佳佳牛继承
- 基于梯度温度型双重拉伸试验的低合金钢板止裂温度估算式
- 2016年
- 在运用能量守恒原理分析止裂过程的基础上,通过统计52组低合金钢板试验数据,分析了梯度温度型双重拉伸试验测定的止裂温度和应力、板厚、表面-40℃冲击韧性的相关性规律,建立了止裂温度估算式:Tk=-66.1+0.011 8·σ·t2KV2。
- 薛钢宫旭辉苏洋牛佳佳李冲马骞
- 基于缺口应力法的焊接纵梁疲劳数值模拟
- 2020年
- 缺口应力法作为一种焊接结构疲劳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反映焊缝形状和缺口效应对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基于缺口应力法,对车辆纵梁的三点弯曲疲劳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使用子模型技术对含有焊缝缺口的试验段工字梁进行了网格敏感性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缺口应力法和子模型技术可有效预测焊接结构的疲劳薄弱区域分布和疲劳寿命。
- 丁鹏龙牛佳佳暴文帅夏立乾王涛
- 关键词:缺口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