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红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微球
  • 2篇壳聚糖
  • 1篇毒性
  • 1篇多糖
  • 1篇体外
  • 1篇体外释放
  • 1篇凝胶
  • 1篇喷雾干燥
  • 1篇喷雾干燥法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炎
  • 1篇庆大
  • 1篇庆大霉素
  • 1篇注射
  • 1篇温敏凝胶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毒
  • 1篇细胞毒性
  • 1篇细胞毒性研究
  • 1篇细菌性前列腺...

机构

  • 2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青岛滨海学院

作者

  • 2篇张维芬
  • 2篇于洪丽
  • 2篇王永红
  • 1篇高佃军
  • 1篇张竞竞
  • 1篇杨婷婷
  • 1篇秦梦
  • 1篇庞昌伟

传媒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芪多糖/壳聚糖微球复合温敏凝胶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制备载黄芪多糖/壳聚糖微球(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Chitosan Microshperes,APS-MS)的壳聚糖温敏凝胶(Thermosensitive hydrogels,HG)并考察其理化特性。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APS-MS,用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仪观察微球的形态和粒径。以适宜的成胶温度和时间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黄芪多糖/壳聚糖微球复合温敏凝胶(APS-MS-HG)的制备工艺,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在温敏凝胶中的存在状态,并考察APS-MS、黄芪多糖温敏凝胶(APS-HG)和APS-MS-HG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 APS-MS为球形,表面有少许皱褶,分布均匀,无明显粘连,表面积平均粒径D[3,2]为8.078μm。最佳APS-MS-HG(APS-MS-HG J)的制备工艺为加入3.012%的APS-MS,磁力搅拌3h。电镜扫描显示APS-MS以球形不规则的分散在温敏凝胶中,而空白温敏凝胶的多孔结构消失。体外释放结果表明,p H6.8的磷酸缓冲溶液中,APS-MS-HG J没有突释现象,36h累计药物释放量为74.75%。结论 APS-MS-HG J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且能改善APS-MS和APS-HG J的突释现象,有望成为鼻粘膜给药的良好载体。
杨婷婷衣君丽张竞竞于洪丽王永红张维芬
关键词:黄芪多糖壳聚糖微球温敏凝胶体外释放
庆大霉素/壳聚糖局部注射微球给药系统的特性及细胞毒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构建用于局部注射的庆大霉素/壳聚糖微球给药系统,评价其理化特性及细胞毒性。方法 以庆大霉素为模型药物,壳聚糖为载体,磷脂、羟丙基-β-环糊精为辅料,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庆大霉素/壳聚糖/磷脂/羟丙基-β-环糊精局部注射微球,以紫外分光光度法(UV)、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衍射分析(XRD)、动态膜透析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等考察微球理化特性及体外细胞毒性。结果 喷雾干燥法成功制备不同药物/载体比例的A、B、C、D、E 5种壳聚糖微球,其产率、载药量、包封率分别为34.38%~46.94%、10.20%~18.67%、61.20%~74.72%,电镜结果显示微球A、B、C成球性差,微球间粘连严重,微球D、E成球形,表面有褶皱,粒径较均匀,粒径在0.5~3μm之间,无粘连;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药物已包封在微球中;体外释放结果显示微球D缓释效果较好,24 h累计释放量为83.32%。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庆大霉素浓度达到400μg/mL时,微球D的细胞相对增值率仍高于80%,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即无细胞毒性。结论 微球D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及缓释作用,生物相容性好,有望成为前列腺局部给药的良好载体。
庞昌伟于洪丽王永红秦梦高佃军张维芬
关键词: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庆大霉素壳聚糖微球喷雾干燥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