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亮 作品数:5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华北油田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新区勘探的制约因素研究 2016年 通过对以保定凹陷为主的新区勘探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制约新区的主要因素:1)烃源岩品质是凹陷是否存在勘探潜力的关键,2)凹陷构造演化研究提供勘探方向,优选出有利区;针对这些主要制约因素,开展了相关工作,保定凹陷优选出了3个有利构造带,为后期的勘探工作提供了有效建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盛亮 范立红 梅杰 冯娜娜关键词:新区 烃源岩 脉冲射流提速配套PDC钻头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2020年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脉冲式井底交变流场提速工具的性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与提速工具配套的PDC钻头进行研究,模拟钻井液通过其产生的井底交变流场,研究了钻头刀翼类型、刀翼数量和喷嘴数量对钻井液井底冲击力和井底清岩效果的影响,并对钻头结构进行了优选。研究结果表明:螺旋刀翼、7喷嘴、6刀翼钻头产生的脉冲射流具有较高的平均静压冲击力和井底冲击力振幅;6直刀翼6喷嘴钻头对应的井底动压冲击力波动最大,达到7.0 kN以上,5直刀翼7喷嘴钻头对应的井底静压冲击力波动最大,为2.8 k N;5直刀翼5喷嘴钻头的清岩效果最好,其产生的井底最小岩屑质量浓度和平均岩屑质量浓度最低,且井底岩屑质量浓度的波动幅值最大,达到1.6 kg/m^3;对于软到中硬地层,配合使用脉冲式井底交变流场提速工具,选择5直刀翼5喷嘴PDC钻头清岩和携岩效果较好;对于硬地层,选用6直刀翼6喷嘴PDC钻头提速效果较好。所得结论可为脉冲射流钻井提速工具配套PDC钻头结构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樊继强 王冠军 王盛亮 史怀忠 侯新旭 李硕文关键词:脉冲射流 PDC钻头 井底流场 数值模拟 测井关键技术在勘探发现中的应用--以河套盆地临河坳陷为例 2025年 河套盆地油气勘探始于1977年,2018年在吉兰泰构造取得快速勘探突破;2020-2021年在兴隆构造取得重大勘探突破。该盆地为中、新生界叠合盆地,主要发育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地层,分布吉兰泰、扎格、纳林湖、兴隆、沙布五大构造带。吉兰泰构造快速堆积砂砾岩储层近物源、快速堆积、分选差,储层厚度大但有效储层划分难,本文通过确定常规测井泥质含量敏感曲线,构建中子-密度泥质含量计算模型,并基于核磁测井建立细组分电阻率校正模型,提高储层参数计算精度。兴隆构造咸化湖低阻油藏测井流体识别难度大,存在高矿化度地层水和高束缚水含量的低阻油层,阵列感应测井电阻率数值和侵入特征差异大。利用阵列感应-双侧向联测技术在临华1井非典型油层的流体识别中效果显著,该井的成功解释对勘探方向转移意义重大。在兴华1井通过以核磁共振为核心的“核磁+阵列感应”孔隙结构量化表征与咸化湖低阻油层识别技术成功解释,试油获得日产274.08m3高产工业油流,助力取得重大勘探突破。在中深储层通过建立基于核磁孔隙结构产能预测模型有效指导试油选层,有力支撑洼槽区深层勘探和持续发现。2021、2022年在兴隆构造上交探明储量逾2亿吨。 檀玉松 罗安银 李思 王盛亮 黄胜 张伟伟 李鹏涛 胡少华关键词:核磁共振 测井技术 勘探突破 多属性融合定量储层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以廊固凹陷杨税务潜山为例 被引量:8 2022年 杨税务潜山位于廊固凹陷北部,裂缝孔隙型储层发育,地质综合研究表明该区处于油气运聚的有利方向,但由于其储层埋藏深,地震资料成像精度低,常规属性预测有效储层难度大,多解性强。本文在充分分析已钻井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的基础上,优选了对有效储层响应敏感的3个属性——平均振幅、方差属性、弧长属性,并计算有效储层厚度与优选属性之间的相关系数,依据相关系数大小确定属性融合权重,最终得到反映有效储层厚度的融合属性,该融合属性有效降低了单属性预测的多解性,同时实现了有效储层的定量预测。实践证明,多属性融合技术有效实用,并在杨税务潜山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王成泉 王孟华 周佳宜 王盛亮 杨洲鹏 刘慧 张红文巴彦油田碎屑岩储层阵列感应测井负差异响应机理及应用 2024年 巴彦油田于2018年投入规模勘探开发,是内蒙古西部首个年产百万吨级整装油田。其位于河套盆地临河扮陷,是我国陆相断陷盆地最深的碎屑岩油藏,主要含油层系为古近系临河组的临一段和临二段。利用典型井的阵列感应测井资料进行了实例分析,油层的阵列感应测井响应在临一段呈正差异而在临二段呈负差异。根据泥浆侵入理论,对不同泥浆侵入动静态因素下的地层电阻率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临二段油层呈现的阵列感应负差异特征是由于在泥浆矿化度低于地层水矿化度、束缚水含量高的情况下,在淡水泥浆侵入过程中高矿化度地层水被泥浆滤液混合、扩散作用淡化引起地层电阻率的增加量大于驱替作用对电阻率的减小量。因此,在巴彦油田临二段不能简单根据阵列感应正负差异判断油水层,本文通过引入侵入梯度因子,有效区分油层和水层阵列感应负差异特征。 罗美丽 檀玉松 邱爱民 于伟高 王盛亮 何江涛 胡少华 宋磊关键词:阵列感应 泥浆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