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佳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隐含
  • 2篇贸易隐含碳
  • 2篇
  • 1篇中美贸易
  • 1篇区域间
  • 1篇区域间贸易
  • 1篇贸易结构
  • 1篇贸易结构优化
  • 1篇节能
  • 1篇节能减排

机构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赵玉焕
  • 2篇白佳
  • 1篇田扬

传媒

  • 2篇中国能源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隐含碳视角的中美贸易结构优化研究
2016年
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与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密切相关。为了减少贸易隐含碳,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本文以中美贸易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投入产出法测算了2009年中美贸易隐含碳,在隐含碳视角下分析了中美贸易结构合理性,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隐含碳集中在高隐含碳排放部门,而这样的贸易结构不利于实现中国碳减排目标。基于此,本文提出隐含碳约束下中美贸易结构优化路径,实现调整后比调整前净出口额增加14.31%,净出口隐含碳下降10%。为了减少中美贸易隐含碳排放,中国应该合理调整中美贸易结构,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并积极鼓励发展服务贸易。
赵玉焕白佳田扬
关键词:贸易隐含碳中美贸易贸易结构优化
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本文采用了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将中国划分为八大区域,使用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并分析了2007年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从区域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减排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区域和北部沿海区域的区域间贸易隐含碳总量较大;东部沿海、南部沿海、西南区域是区域间贸易隐含碳主要的净进口区域;京津、东北和西北区域是区域间贸易隐含碳主要的净出口区域。与相关文献1997年区域间贸易隐含碳分布情况相比,2007年区域间贸易隐含碳分布产生趋势性变化。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应削减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净出口区域的CO_2排放,优化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净进口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赵玉焕白佳
关键词:节能减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