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义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态中和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esys)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因"腰椎退变导致腰腿痛"行Dynesys系统治疗的11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腰椎管狭窄2例,其中1例合并退变性滑脱(Ⅰ度);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不稳1例。随访6~28个月(平均18个月),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VAS疼痛评估以及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复查腰椎X线片及MRI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VAS疼痛评分:术前6.5~9.2分(平均8.2分);术后0~4.3分(平均2.4分)。Oswestry功能评分:术前38.0~85.0分(平均63.0分),术后0~46.0分(平均30.0分)。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及断裂、手术节段复发及相邻节段退变。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价:优10例,良1例。结论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能保留被固定节段的相对稳定性,对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和轻度的腰椎不稳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石义华廉凯徐振华杨俭
- 关键词:外固定器腰椎
- 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损伤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损伤的疗效。方法:收集36例采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损伤的病例,分析术后颈椎损伤节段稳定性及植骨融合情况,并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术后随访9-24个月,植骨融合时间在术后3-5个月,末次随访所有患者植骨块融合情况良好,颈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严重的下颈椎损伤,既可早期恢复患者颈椎正常序列,促进植骨融合,还可减轻脊髓继发损伤,有助于神经功能康复。
- 杨俭徐振华娄文杰石义华
- 关键词:下颈椎脊髓损伤颈前入路
- Dynesys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Dynesys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
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Dynesys 系统治疗的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37~7...
- 徐振华石义华
- 关键词:DYNESYS非融合腰椎退行性疾病
- 利用数字骨科技术进行术前规划对儿童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及进针顺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利用数字骨科技术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体位及交叉进针的顺序。[方法]回顾性研究比较本科3年来收治的70例儿童Gar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A组术前常规X线检查,术中常规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B组术前增加CT检查,并分析骨折远端旋转移位趋势,根据术前规划制定前臂旋转复位方式,并根据旋转方位制定进针顺序。[结果]利用基于CT建立的数字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其手术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功能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儿童Ⅱ型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有其客观规律。术前规划有助于正确的复位和维持,交叉进针的顺序应该根据维持复位时前臂的旋转姿态来制定。
- 陈刚吴农欣廉凯王邦军鲁宏石义华
-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数字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