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明梅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1篇度洛西汀
  • 1篇顿抑
  • 1篇多巴
  • 1篇多巴丝肼
  • 1篇药学
  • 1篇药学监护
  • 1篇医药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胰岛
  • 1篇胰岛功能
  • 1篇抑郁
  • 1篇抑郁患者
  • 1篇抑郁量表
  • 1篇治疗依从
  • 1篇治疗依从性
  • 1篇沙格列汀
  • 1篇神经病变

机构

  • 5篇青海大学
  • 2篇青海民族大学

作者

  • 5篇吉桂芳
  • 5篇马明梅
  • 1篇冶秀兰
  • 1篇徐萌
  • 1篇王锋存

传媒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儿科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3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89)和对照组(n=189)。两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咳嗽、扁桃体肿大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再感染次数及再感染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792,P=0.000)。观察组退热时间为(2.48±0.73)d,咳嗽消失时间(4.05±1.02)d,扁桃体肿大消失时间(2.89±0.97)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30±1.2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5.275,P=0.000;t=-18.686,P=0.000;t=-18.689,P=0.000;t=-17.903,P=0.000);观察组再感染次数(1.97±0.26)次,再感染持续时间(2.83±0.70)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2±1.45)次和(7.69±2.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97,P=0.000;t=-30.979,P=0.000)。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临床相关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再感染发生率,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马明梅吉桂芳冶秀兰
关键词:匹多莫德儿科免疫功能
法舒地尔通过Nrf2/ARE和NF-κB途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作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法舒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法舒地尔低剂量组、法舒地尔高剂量组,每组12只。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药8周后,测定大鼠空腹血糖和体重;Eddy热板法检测热缩腿潜伏期(TWL);Von Frey实验检测压力-缩腿阈(PWT);Randall Selitto实验检测机械性痛觉超敏(MWT);双极针电极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坐骨神经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MDA、GSH、SOD、IL-1β、IL-6和TNF-α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p-p65和p65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坐骨神经轴突数量、TWL、MWT、PWT、MNCV和SNCV显著降低(P<0.05),血糖、MDA、IL-1β、IL-6和TNF-α含量以及p-p65/p65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GSH、SOD含量以及Nrf2和HO-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法舒地尔低剂量组和法舒地尔高剂量组大鼠体重、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坐骨神经轴突数量、TWL、MWT、PWT、MNCV和SNCV显著升高(P<0.05),MDA、IL-1β、IL-6和TNF-α含量以及p-p65/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GSH、SOD含量以及Nrf2和HO-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途径和抑制NF-κB途径在DPN大鼠中发挥保护作用。
吉桂芳马明梅马明梅盖祥云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法舒地尔NF-ΚB途径
达格列净与沙格列汀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对T2DM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与沙格列汀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6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参照组采取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采取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血糖、血脂指标水平及胰岛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 hPG及HbA1c指标均降低,且研究组FPG、2 hPG及HbA1c指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DL-C、TG及TC指标均降低,且研究组LDL-C、TG及TC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NS及HOMA-IR指标均降低,HOMA-β指标均升高,且研究组FINS及HOMA-IR指标均低于参照组,HOMA-β指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2DM应用达格列净与沙格列汀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能在一定程度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指标,且安全性较高,但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更为明显,整体血糖、血脂水平控制较好,能积极促进胰岛功能进一步改善。
吉桂芳吉桂芳
关键词:沙格列汀二甲双胍胰岛功能
度洛西汀与多巴丝肼联用对帕金森病并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多巴丝肼联用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3年6月间在某院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1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巴丝肼,初始剂量125 mg·d-1,根据病情变化增加至500~1 000 mg·d-1,ti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度洛西汀60 mg·d-1;8周为1个疗程;用药前和用药后2,4,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UPDRS(Ⅰ~Ⅳ)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89.3%vs 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也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UPDR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4%vs 32.1%)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多巴丝肼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和抑郁评分,不良反应轻微,疗效好于单用多巴丝肼。
吉桂芳马明梅王锋存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丝肼度洛西汀UPDR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基于PCNE分类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的前瞻性观察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欧洲医药保健网(PCNE)分类系统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药学监护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T2DM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PCNE组与常规组,各66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医药监护;PCNE组患者基于PCNE分类系统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记录药物相关问题(DRPs)数量,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后随访3个月的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观察血糖指标水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1)PCNE组66例患者发现71个DRPs。①DRPs类型以治疗效果为主,占66.20%(47个),治疗安全性问题占21.13%(15个),其他问题占12.68%(9个)。②DRPs原因,药物选择原因占33.80%(24个),药物剂量原因占42.25%(30个),疗程原因占9.86%(7个),其他原因占14.08%(10个)。③干预措施,患者层面干预19个(占26.76%),医师层面干预21个(占29.58%),药物层面干预31个(占43.66%)。④DRPs干预接受情况,接受干预66个(占92.96%),不接受干预5个(占7.04%)。⑤DRPs状态,问题完全解决56个(占78.87%),部分解决10个(占14.08%),未解决5个(占7.04%)。(2)出院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的MMAS-8评分较入院时升高,且PCNE组患者较常规组更高;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入院时,且PCNE组患者较常规组更低;SDS、SA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且PCNE组患者较常规组更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E分类系统用于T2DM患者药学监护中,能明确患者的DRPs数量及原因,并可基于DRPs情况提出干预对策,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血糖水平及负面情绪。
马明梅吉桂芳李怡瑾马应俊徐萌马晓春
关键词:2型糖尿病药学监护治疗依从性负面情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