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金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模糊聚类方法的复杂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为研究复杂条件下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预测方法,以通顺煤矿2~#煤层为例,对其区域性突出危险性预测敏感指标进行筛选,通过井下直接测定法和实验室对比分析得出瓦斯含量值作为主要判定指标(敏感指标),临界值为8 m^3/t,瓦斯压力作为辅助判定指标,参考临界值定为0.60 MPa。并通过模糊聚类方法分析得出通顺煤矿2~#煤层同一工作面△h_2的相对敏感度最大,K_1次之,S最小,所以选取△h_2作为通顺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的敏感指标,K_1和S作为辅助性的参考指标。运用统计学理论和概率分布确定出通顺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敏感指标为△h_2,临界值定为180 Pa(湿煤临界值为160 Pa);K_1值作为局部预测的辅助指标,参考临界值为0.41 m L/(g·min^(1/2))(干煤);S反映煤层应力大小,亦作为辅助指标,参考临界值为5.10 kg/m(干煤)。
- 侯金玲
- 关键词:煤与瓦斯突出复杂煤层模糊聚类
- 煤变质程度对瓦斯吸附能力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1
- 2017年
- 为研究煤的变质程度对瓦斯吸附特性的影响,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长焰煤、气煤和无烟煤干燥煤样进行等温吸附试验,通过压汞试验得到孔隙结构和连通性特征,研究了煤的孔隙发育特征对瓦斯吸附能力的控制作用,并从煤的大分子结构、平衡水分含量、显微组分3个因素出发阐述了煤的变质程度对瓦斯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的孔隙发育特征、大分子结构、平衡水分含量、显微组分等因素综合影响瓦斯吸附能力,其中煤的孔隙发育特征起主控作用,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吸附能力与孔隙结构特征变化规律一致,煤的大分子结构通过改变有效比表面积、煤分子结构与甲烷分子的吸附作用以及水分含量影响吸附能力,平衡水分含量和显微组分主要通过改变比表面积影响吸附能力。
- 张慧杰张浪汪东侯金玲
- 关键词:大分子结构显微组分
- 煤矿区煤层气地面井抽采技术适用性评价被引量:6
- 2017年
- 在地面钻井过程中,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对区域客观条件考察不明确等问题导致井身损毁或产能不达标的情况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影响煤矿区煤层气地面井抽采技术适用性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煤层气可采资源量(煤层厚度、含气面积、含气量),水文、地质条件(水动力条件、地质构造条件),井眼稳定性(煤体结构、地应力、化学因素),以及地形地貌特征。建立了以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为基础的煤层气地面井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寺河煤矿为例,对影响地面井抽采技术适用性的主要因素进行评判,实例验证了此种方法的可靠性,可为煤层气井上下联合抽采技术的适用性研究提供参考。
- 侯金玲
- 关键词:煤层气抽采
- 煤矿瓦斯危险性灰熵综合评价
- 2013年
- 为快速有效评价矿井瓦斯的危险程度,准确鉴别预防煤矿瓦斯事故的相对薄弱环节,以引发煤矿瓦斯事故的众多因素为基础,构建了煤矿瓦斯危险性的灰熵综合评价模型;以均衡接近度为主要评价指标,利用宁夏某煤矿瓦斯事故各影响因素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客观地对煤矿瓦斯危险性进行评价。
- 侯金玲李军
- 关键词:煤矿瓦斯灰熵安全评价
- 基于灰色-模糊综合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研究被引量:20
- 2011年
- 为了对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分析了应急救援能力的内涵,重新界定了应急救援能力的概念;在分析煤矿应急救援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层次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对煤矿应急救援现状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为煤矿提升自身应急救援能力提供依据。
- 韩晋平毕永华侯金玲张恩强姜兴华柴海涛
- 关键词:应急救援能力煤矿事故
- 孔隙结构控制下的煤体渗透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煤层为典型的双重孔隙介质体,其渗透能力受孔隙和裂隙结构参数控制。通过建立描述煤体孔隙和裂隙渗透率统一数学模型,将煤体内气体渗流分为孔隙控制型、裂隙控制型和孔隙-裂隙联合控制型3类;借助6组煤样气体渗流实验数据和孔隙裂隙的测试统计,讨论了不同孔隙特征的渗透率差异原因。研究发现,孔隙和裂隙的结构参数决定了煤体的压缩系数和孔渗指数,进而决定了其渗流类型,影响煤体渗透率敏感性的关键因素是裂隙的密度和尺度,微孔中的气体分子受范德华力影响导致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几乎无法体现。
- 刘永茜刘永茜侯金玲樊少武
- 关键词:孔隙度裂隙渗透率应力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