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菊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大头泥蜂亚科分类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5年
- 对大头泥蜂亚科的分类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该亚科目前世界已知4族8属1 132种。此外,文中对该亚科种类发表年代及地理分布作了统计分析,对分类研究简史和生物学特性作了简要概述。
- 刘春菊李强
- 关键词:蜜蜂总科方头泥蜂科分类学
- 红大戟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 2025年
- [目的]分离、鉴定红大戟根腐病的病原菌及掌握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结合ITS-5.8SrDNA、tub2和ACT序列分析,依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从接种植株中重新分离出形态一致的病原菌,并将其鉴定为大豆茎点霉(Boeremiaexigua)。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原菌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20℃或25℃,最适培养的pH为5;最适碳源是乳糖,最适氮源是硝酸钾。[结论]这是B.exigua在中国引起红大戟根腐病的首次报道;掌握其生物学特性,为红大戟根腐病的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 刘春菊刘春菊李恒董家红何霞红邱斌
- 关键词:红大戟根腐病生物学特性
- 红大戟种子检验规程研究
- 2024年
- 为了研究红大戟种子检验规程,为红大戟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通过对红大戟种子扦样、净度分析、种子真实性、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生活力等常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适合红大戟种子的检验方法。结果表明,红大戟种子净度分析试样不少于0.3 g;采用外观形态观察鉴定法鉴定种子真实性,千粒法测定种子重量;131℃下烘6 h测定种子含水量,采用浓度为0.1%的TTC溶液25℃或TTC浓度0.5%,温度20~25℃条件下染色16 h测定种子生活力;种子消毒后25℃下(12 h光照/12 h黑暗)培养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床为沙上。
- 高婉珠刘春菊刘晓静何霞红李恒邱斌
- 关键词:红大戟种子检验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