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笑吟
- 作品数:25 被引量:151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民间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的功能论述
- 2021年
- 民间组织在各项事务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连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政府的部分职能,使得管理更加高效,政策切实可行。“民间河长”参与的双河长制能提高治水效率;民间组织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新农村建设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在国际交流中,民间组织也能够搭建更好的平台。以河长制、新农村建设、国际交流中,民间组织发挥的职能与作用为例论述民间组织逐步成为各项社会事务治理中的重要力量。
- 杨怡汀刘笑吟
- 关键词:民间组织河长制新农村建设
- 一种明渠均匀流发生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明渠均匀流发生装置,该装置包括溢流槽、缓流池、测量渠道、尾水收集池和尾水回流装置,在溢流槽蓄水后,溢流槽内的水通过集水池、引流管及其管道流入尾水收集池,且尾水收集池还通过水泵、控制阀再将水输送回溢流槽...
- 王可纯刘笑吟蔡少杰刘诗梦马文津卫琦
- 文献传递
- 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与展望被引量:38
- 2014年
- 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建设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将水生态文明引入灌区建设中,探索性地将灌区视为一个自然、社会、经济与人"四位一体"的复合系统。在节水型生态灌区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灌区工程、灌水技术、生态系统、管理及文化的构建路径,提出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指出灌区建设中存在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未从机理角度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措施、节水灌溉服务体系不健全、未能实现科学生产等主要问题,展望了灌区建设需要研究的课题以及智慧型灌区的发展方向。
- 彭世彰纪仁婧杨士红刘笑吟
- 关键词:生态灌区灌区建设灌区管理节水
- 涉农高校专业教育、耕读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协同研究--以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节水灌溉课程为例被引量:10
- 2022年
- 课程思政是涉农高校专业教育的思想引领,耕读教育是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形式,二者共同丰富专业课程教育形式与内涵。该文以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的节水灌溉课程为例,阐明课程思政与耕读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课程思政在涉农专业建设和耕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并提出更新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实践平台建设、拓展新农科教育内涵、丰富专业文化建设、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涉农高校“专业教育—耕读教育—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期推动三全育人的探索之路,助力涉农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拓展人才培养形式。
- 徐俊增刘笑吟杨士红卫琦
- 关键词:节水灌溉
- 一种低碳生态型水稻-浮萍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生态型水稻‑浮萍系统及其构建方法,该系统包括水稻‑浮萍共生体系、浮萍覆盖度监测模块、稻田水分监测及灌溉控制模块;构建方法为:浮萍投放;返青期保持2‑5cm水层;分蘖期至灌浆期采用湿‑干循环方式,湿润阶...
- 李亚威刘笑吟徐俊增刘玮璇卫琦徐加龙周雪
- 蒸发比法能量强制闭合及其对稻田蒸散量估算精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为探求节水灌溉稻田蒸发比(潜热通量与有效能量的比值,EF)变化特征及能量平衡闭合情况对稻田蒸散量测算的影响,该研究采用涡度相关系统,监测了2014-2016年节水灌溉稻田湍流通量过程,分析了稻田蒸发比的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对比了能量强制闭合前后湍流通量的比例与过程变化。结果表明,节水灌溉稻田EF与旱作物不同,小时尺度EF先减小后增加,在10:00-12:00时段的数值最为稳定。水稻全生育期EF均在0.7~1.0之间变化,均值约0.93,潜热蒸散是稻田主要的能量消耗项。能量强制闭合修正后湍流通量明显增加,日峰值差异最大,昼夜交替时,稻田能量平衡处于过闭合状态;能量强制闭合后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蒸散量都明显增加,能量强制闭合是涡度相关法准确计算蒸散量的前提。研究结果可为稻田蒸散量准确测算与蒸散模型扩展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与方法。
- 刘笑吟高明逸周心怡徐俊增
- 关键词:蒸散灌溉稻田节水潜热通量
- 节水灌溉稻田土壤呼吸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7
- 2015年
- 为了揭示节水灌溉稻田土壤呼吸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蒸渗仪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对稻田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的影响,阐明了土壤呼吸速率对节水灌溉干湿交替过程的响应;同时,分析了节水灌溉稻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处理间土壤水分状况差异较小的生育阶段,节水灌溉和常规灌溉稻田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处理间水分差异较大的生育阶段,控灌稻田土壤呼吸日变化幅度较大,且速率和变化幅度均要大于常灌稻田土壤。控灌稻田全生育期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均值为常灌稻田的1.47倍。控灌稻田土壤一般在复水和脱水的临界点上会出现土壤呼吸速率峰值。控灌稻田土壤呼吸速率受土温和土壤水分影响较大。稻田土壤呼吸速率与5 cm土温有较好的指数相关性,控灌稻田土壤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土壤体积含水率在35%~55%之间时,土壤体积含水率43%为控灌稻田土壤呼吸的一个临界值,当土壤体积含水率低于临界值时,土壤呼吸速率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升高而逐渐增大(P〈0.05),当土壤体积含水率超过临界值时,土壤呼吸速率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大而降低(P〈0.05)。研究结果为更加全面地评价节水灌溉的生态环境效应,同时为准确评估稻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提供依据。
- 杨士红王乙江徐俊增刘笑吟
- 关键词:灌溉土壤节水灌溉稻田土壤呼吸日变化干湿交替
- 回溯永州市“双河长制”的历史雏形
- 2022年
- “双河长制”是湖南永州市推行的一套新型“河长制”执行方案,是一种“民间河长”与“官方河长”协同合作的双河长治理模式,实际上这种有民间力量参与的水利管理制度自古有之。文章将溯源“民间河长”的历史雏形,论证“双河长制”的可取之处。
- 苏晓婷黄涛杨怡汀刘笑吟
- 关键词:河流治理公众参与
- 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对盐渍土甲烷吸收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甲烷(CH_(4))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准确认识特定类型土壤CH_(4)源汇特征及影响因子调控作用,对于提升土壤CH_(4)吸收潜力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在土壤室内培养试验中,设置了3个土壤含水率处理,分别为田间持水率(Field Capacity,FC)的50%(50%FC),75%FC和100%FC,并在每个含水率下设置了6个含盐量处理,电导率分别为0.3、1.0、2.0、3.2、4.9和6.2 dS/m,研究不同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条件下盐渍土CH_(4)吸收特征。在田间测坑试验中,观测了0.3、1.0和5.0 dS/m 3种含盐量土壤的CH_(4)吸收特征及其对水分动态的响应。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00%FC下6种盐分水平土壤CH_(4)累积吸收量分别是75%FC下的1.08~1.39倍和50%FC的1.27~1.72倍,表明在田间持水率范围内,含水率升高促进了土壤CH_(4)吸收;在3种含水率下,土壤CH_(4)累积吸收量均随着处理含盐量升高而降低,6.2 dS/m最高含盐量处理的CH_(4)累积吸收量相比0.3 dS/m最低含盐量处理显著降低了42.6%、52.3%和55.1%(P<0.05);相比50%FC,100%FC含水率下高含盐量对土壤CH_(4)吸收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对CH_(4)吸收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田间测坑试验在野外田间条件下进一步验证了室内培养试验的结果,试验观测期内所有含盐量处理土壤CH_(4)吸收速率均与土壤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1.0和5.0 dS/m含盐量处理的累积CH_(4)吸收量分别为0.3 dS/m非盐渍土处理的82.6%和59.8%,高含盐量抑制了土壤对CH_(4)的吸收。研究结果表明盐渍土是CH_(4)的汇,并受到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显著影响,在盐渍土开发利用中应考虑通过合理的水盐调控以提高土壤CH_(4)汇的能力。
- 李亚威周姣艳张坚刘笑吟卫琦缴锡云徐俊增
- 关键词:含水率盐分甲烷盐渍土
- 控制灌溉条件下不同氨基酸水溶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控制灌溉条件下不同氨基酸水溶肥对水稻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氨基酸水溶肥在稻田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控制灌溉条件下的稻田为研究对象,将当地农民常规施肥方式(CF)作为对照,在2018年设置3个氨基酸水溶肥追肥处理(CWSF_(244)、CWSF_(214)和CWSF_(184)),总施氮量分别为244、214 kg/hm^(2)和184 kg/hm^(2),2019年在214 kg/hm^(2)总施氮量的基础上,调整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施氮比例,设置CWSF_(214)-I1、CWSF_(214)-I2和CWSF_(214)-I3三个前氮后移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2018年,各处理在减少施氮的情况下,水稻植株高度、干物质积累量和SPAD的变化趋势与CF无显著差异,施用氨基酸水溶肥提高了氮素吸收利用率,增加了籽粒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其中CWSF_(214)处理是保证产量和总吸氮量的最佳施肥处理。2019年,在最佳施肥处理(CWSF_(214)处理)的基础上,前氮后移处理CWSF_(214)-I1和CWSF_(214)-I2下的籽粒吸氮量较CF分别增加了13.38%、11.41%,NRE分别提高了18.09%、27.46%,产量分别提高了4.55%、5.37%。【结论】综合考虑节水、水稻高产和施氮量等因素,CWSF_(214)-I1处理和CWSF_(214)-I2处理是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控制灌溉稻田理想的施肥策略。
- 赵学梅刘笑吟黄涛刘懿刘博弈徐俊增
- 关键词:水稻控制灌溉施氮量施氮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