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海涛 作品数:4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术前血清尿酸水平与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评价术前血清尿酸水平(SUA)与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在脊椎-硬膜外麻醉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50例,性别不限,年龄50~9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前采集患者静脉血样,采用酶偶联法测定SUA。取L_(3,4)为穿刺间隙,于蛛网膜下腔取脑脊液(CSF)标本2 ml,采用ELISA法测定β淀粉样蛋白42(Aβ42)、总tau蛋白(t-tau)以及磷酸化tau蛋白(p-tau)浓度。根据高尿酸血症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高尿酸组(HS组)和非高尿酸组(NS组),根据是否发生POD分为POD组与非POD组(NPOD组)。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POD危险因素,并分析CSF生物标志物的中介效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SUA和CSF生物标志物浓度预测POD的效能。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699例患者,POD发生率为21.5%。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等多项混杂因素后的结果显示,SUA、CSF p-tau和t-tau浓度升高为POD的危险因素(P<0.05)。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CSF p-tau和t-tau浓度是SUA和POD之间关系的中介因子,中介效应分别为0.000301(95%CI 0~0.000152)和0.000236(95%CI 0~0.000092),中介比例分别为14.9%和11.7%。SUA预测PO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4(P<0.05)。结论术前SUA升高是POD的危险因素,预测POD的准确性较高,CSF p-tau和t-tau浓度是SUA影响POD的中介因子。 王菲 王菲 吕海涛 王嘉涵 刘思羽 吴晓月 林旭 王彬 王彬关键词:尿酸 血清 谵妄 手术后并发症 miR-20a-5p在M1型小胶质细胞加重氧糖剥夺-复糖复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与MFN2的关系 2022年 目的评价miR-20a-5p在M1型小胶质细胞加重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后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关系。方法将生长良好的BV2小胶质细胞(M0型)用脂多糖(100 ng/ml)和干扰素-γ(20 ng/ml)诱导小胶质细胞极化为M1表型,并通过qRT-PCR和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将生长良好的N2a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6):对照组(C组)、OGD/R组(OGD/R组)、M0型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组(M0组)、M1型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组(M1组)、转染miR-20a-5p抑制剂组(I组)和阴性对照组(NC组)。C组细胞常规培养;OGD/R组氧糖剥夺3 h,复糖复氧24 h制备N2a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损伤模型;M0组氧糖剥夺3 h,复糖复氧时与M0型小胶质细胞共培养24 h;M1组氧糖剥夺3 h后复糖复氧时与M1型小胶质细胞共培养24 h;I组和NC组分别将转染试剂miR-20a-5p抑制剂和阴性对照miRNA转染至M1型小胶质细胞后,将N2a细胞氧糖剥夺3 h,复糖复氧时与转染后的M1型小胶质细胞共培养24 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采用qRT-PCR法检测miR-20a-5p和MFN2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FN2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5组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量增加,MFN2及其mRNA表达下调,OGD/R组、M0组和M1组miR-20a-5p表达上调,I组miR-20a-5p表达下调(P<0.05);OGD/R组与M0组细胞活力、LDH漏出量、miR-20a-5p、MFN2及其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GD/R组和M0组比较,M1组细胞活力下降,LDH漏出量增加,MFN2及其mRNA表达下调,miR-20a-5p表达上调(P<0.05);与M1组比较,I组细胞活力增加,LDH漏出量下降,MFN2及其mRNA表达上调,miR-20a-5p表达下调(P<0.05)。结论M1型小胶质细胞加重N2a细胞OGD/R损伤的机制可能与M1型小胶质细胞miR-20a-5p表达上调抑制N2a细胞MFN2表达有关。 刘文洁 吕海涛 王红 陈静燕 单凯悦 陈怀龙 王明山 张高峰 董瑞关键词:微RNAS 小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 线粒体蛋白质类 D-柠檬烯对酒精性脑损伤大鼠NF-κB、IκB及TNF-α、IL-10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D-柠檬烯对酒精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表达及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 方法:60只雄性SPF级 Wistar大鼠... 吕海涛关键词:酒精中毒 脑组织损伤 实验药理 D-柠檬烯对酒精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NF-κB、IκB及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D-柠檬烯对酒精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NF-κB、IκB及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各10只。药物1、2、3组与模型组制作酒精性脑损伤模型,每日予50%乙醇灌胃,前2周为8 m L/(kg·d),后4周为12 m L/(kg·d),其中药物1、2、3组造模同时分别予100、200、400 mg/(kg·d)的D-柠檬烯灌胃;单纯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不制作动物模型,其中空白对照组每日予蒸馏水灌胃,单纯药物组在此基础上加400 mg/(kg·d)D-柠檬烯灌胃。实验第6周末处死动物,留取脑组织,HE染色,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中的NF-κB、IκB蛋白;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脑匀浆中的TNF-α。结果模型组神经元数量减少,分布不规则,细胞核明显固缩变形,药物1、2、3组脑组织形态结构变化逐渐减轻。模型组NF-κB阳性细胞数、IκB阳性细胞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均<0.05。药物1、2、3组NF-κB阳性细胞数减少、IκB阳性细胞数增多,与模型组相比,P均<0.05;药物3组与药物1、2组相比,P均<0.05。模型组大鼠脑匀浆中TNF-α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药物1、2、3组大鼠脑匀浆中TNF-α表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药物3组低于药物1、2组(P均<0.05)。结论 D-柠檬烯可降低酒精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NF-κB、TNF-α的表达,上调IκB的表达,进而减轻酒精性脑损伤。 吕海涛 梁惠 王文成 万效梅 刘颖关键词: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