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琨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信号控制
  • 4篇交叉口
  • 3篇信号控制交叉...
  • 2篇交通工程
  • 2篇过饱和
  • 2篇车道
  • 1篇电动
  • 1篇调度
  • 1篇调度策略
  • 1篇动态调度
  • 1篇动态调度策略
  • 1篇阵式
  • 1篇智能交通
  • 1篇通行
  • 1篇通行能力
  • 1篇资源占用
  • 1篇网络
  • 1篇交叉口通行能...
  • 1篇交通安全
  • 1篇交通波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
  • 1篇麦吉尔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蒙纳士大学
  • 1篇浙江数智交院...

作者

  • 8篇安琨
  • 6篇马万经
  • 2篇谢涵洲
  • 1篇杨晓光
  • 1篇白玉
  • 1篇赵靖
  • 1篇朱彤
  • 1篇陆艳

传媒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交通运输系统...
  • 2篇交通信息与安...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车网互动场景下电动网约车运营与充放电动态调度策略
2024年
利用电动网约车的集中性和灵活性,结合车网互动(Vehicle-to-grid,V2G)技术,使得车辆可以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间为电网提供应急和需求响应服务。本文旨在评估电动网约车车队参与V2G系统的潜力和效益,并对网约车的订单分配、空车调度、充放电调度方案进行动态决策。首先建立时间—空间—能量三维网络刻画车辆调度问题,并通过滚动时域优化模型最大化网约车车队的期望收益,进一步设计可行弧筛选算法降低模型规模,求解车队动态调度决策。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动网约车动态调度策略可以较好地满足出行订单需求,通过空车调度平衡未来的出行需求和供给。在电网需求应急响应时段,可调度10.3%的闲置车辆参与放电,参与车辆平均收益可达104.8元·h^(-1),有助于减少车辆的闲置率,提升车辆净收益,应对运输服务市场逐渐饱和的问题。
牛振宁安琨马万经
关键词:城市交通充放电
城市道路连接交通安全分析与仿真评价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连接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也往往是交通事故频发和造成延误的道路瓶颈。优化连接交通组织模式是改善城市交通,特别是提高道路安全水平的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文中结合国外一般分类与我国实际情况,总结了5种基本连接交通组织模式,并对其安全与冲突特征进行分析。基于交通冲突技术,使用冲突数作为安全评价标准;采用Vissim仿真与SSAM软件结合,并用实际录像观测数据标定仿真模型的方法预测冲突数。对5种连接组织模式在流量变化时的安全性进行对比,给出了不同模式的适用性。
安琨杨晓光白玉朱彤
关键词:交通安全交通冲突技术仿真
信号控制交叉口过饱和状态识别研究综述
信号控制交叉口过饱和交通状态的准确识别是进行控制策略调整及优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对其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给出了信号控制交叉口过饱和状态研究的总体脉络,将研究分为过饱和状态界定和过饱和状态辨识两个主要...
马万经谢涵洲安琨
关键词:信号控制交叉口
信号控制交叉口过饱和状态识别研究综述被引量:8
2011年
信号控制交叉口过饱和交通状态的准确识别是进行控制策略调整及优化的前提和基础,文中对其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信号控制交叉口过饱和状态研究的总体脉络,将研究分为过饱和状态界定和过饱和状态辨识2个主要部分。在过饱和状态界定方面,从孤立交叉口过饱和状态与交叉口群过饱和状态两个方面入手综述了过饱和状态界定的条件和方法。在过饱和状态识别方面,基于本交叉口交通流检测数据的过饱和状态识别基础模型和考虑关联交叉口状态数据及信号控制数据的修正模型2方面综述了信号控制交叉口过饱和状态的识别方法。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马万经谢涵洲安琨
关键词:信号控制交叉口
短车道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概率模型被引量:7
2012年
针对短车道信号控制交叉口,提出考虑不同流向相互阻塞概率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以往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中对交叉口短车道影响考虑不足的缺陷.根据短车道条件下不同交通流的相互阻塞特征,将交叉口短车道分为三类.基于车流到达随机性,考虑相邻周期排队状态的相互作用,将阻塞过程划分为不阻塞、可能阻塞、阻塞后三个阶段,建立了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基于实测数据标定后的微观仿真分析表明,相对于HCM(Highway CapacityManual)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能够相对更真实地反映短车道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针对短车道长度、短车道数目,绿信比和周期长度的参数敏感性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在不同流量水平下短车道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
马万经陆艳安琨赵靖
关键词:通行能力信号控制交叉口
基于交通波特征的车道级车流溯源方法
2024年
为支撑城市道路中低渗透率轨迹数据条件下车流溯源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交通波特征的车道级车流溯源方法。基于NGSIM(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数据集中的真实车辆轨迹信息,解析不同来源车流的交通波特征差异性;结合信号配时方案,从车辆初次停车时刻、集结波起始时空位置、集结波斜率、集结波覆盖长度等多个维度验证了交通波应用于车流溯源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取集结波5项特征参数,构建4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车道级车流实时溯源模型。采用NGSIM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训练标定,并对不同归一化方法、不同数据量、不同数据精度下的模型效果进行灵敏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数据量场景下,特征参数宜采用Min-Max法进行归一化处理,溯源流量平均误差比例最大不超过23.60%;当数据量较为充分时(超过100个信号周期),特征参数宜采用Z-Score法进行归一化处理,平均误差比例最大不超过9.90%,效果最佳的梯度提升回归模型的平均误差低至0.01%。此外,数据误差对不同模型的影响有所差异,但在误差较大时模型不会出现失效问题。本文所构建方法不依赖于固定检测器数据,未来可进一步研究交通波在网络层面的溯源方法。
袁见刘福强安琨郑喆马万经俞秋田
关键词:智能交通交通波
时空维度下城市地面公交系统双目标评价方法被引量:1
2022年
为量化评价公交运营中广泛存在的供需时空分布不平衡、车辆空驶导致道路时空资源浪费等现象,基于对人、车、路间相互作用的解析,提出了时空维度下的城市地面公交系统双目标评价方法。评价体系主要由供需时空匹配指数及时空资源占用指数构成。其中,供需时空匹配指数可以直观刻画出行需求与运能供给的匹配程度;时空资源占用指数可用于衡量公交系统运营中对道路时空资源的人均占用情况。基于公交GPS数据和IC卡数据等进行评价指标的计算,选择上海市4条不同特征的公交线路进行实例分析,并根据指数实际计算结果的累积频率曲线标定了双目标评价体系的分级阈值。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双目标评价方法能够为公交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后评价、车型配置及发车计划等调度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吴冕安琨曾淋李水滢
关键词:交通工程
排阵式交叉口车道功能-信号控制协同优化及效益分析
2023年
为了提高排阵式交叉口在实际应用中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针对不同的排阵式控制模式,对其车道功能和信号控制协同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在分析了3种排阵式交叉口几何设计模式的运行特性和2种排阵式交叉口信号控制策略的控制特点的基础上,综合兼顾排阵式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以交叉口延误均值和延误均值半标准差为优化目标,考虑了进出口车道数、主预信号绿灯时长、排序区长度等约束条件,建立了排阵式交叉口车道功能-信号控制协同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2个案例分析,分别针对既有排阵式交叉口的优化提升和常规交叉口采用排阵式控制策略的改善效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综合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协同优化模型可在不同排阵式控制模式和交通状态下提升控制方案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相较于常规设计方案,在交通效益(案例中车均延误和平均排队长度分别降低了19.61%和20.94%)和环境效益(案例中CO产生量和NO_(x)产生量分别降低了10.93%和12.97%)层面均有较为显著的提升。
郑喆袁见安琨郑楠马万经
关键词:交通工程信号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