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封小林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队列研究
  • 1篇疫苗
  • 1篇疫情
  • 1篇腮腺炎
  • 1篇商业服务人员
  • 1篇世界卫生
  • 1篇流感
  • 1篇流行性
  • 1篇流行性腮腺炎
  • 1篇抗病毒
  • 1篇抗病毒治疗
  • 1篇甲型
  • 1篇甲型H1N1
  • 1篇甲型H1N1...
  • 1篇健康
  • 1篇健康相关行为
  • 1篇健康行为调查
  • 1篇感染者
  • 1篇爆发疫情
  • 1篇EVM

机构

  • 2篇湖北省疾病预...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杭州市疾病预...
  • 1篇福州市疾病预...
  • 1篇湖北省随州市...
  • 1篇襄樊市疾病预...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世界卫生组织

作者

  • 4篇封小林
  • 2篇谭晓东
  • 1篇张迟
  • 1篇贾海梅
  • 1篇马超
  • 1篇曹玲生
  • 1篇郑景山
  • 1篇孙静
  • 1篇王雷
  • 1篇张伟燕
  • 1篇曹雷
  • 1篇王华庆
  • 1篇邱兴庆
  • 1篇郝利新
  • 1篇刘艳
  • 1篇崔健
  • 1篇范新春
  • 1篇虞睿
  • 1篇何卫华
  • 1篇安志杰

传媒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有效疫苗管理方法试点评估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研发的有效疫苗管理(Effective Vaccine Management,EVM)方法对中国4个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的疫苗管理现状进行评估。方法利用EVM格式化问卷,对4个省的4个级别共38个单位的疫苗运输及接收(E1)、温度监控(E2)、储存能力(E3)、建筑设备和运输(E4)、运转维护(E5)、储存管理(E6)、疫苗分发(E7)、人员技能(E8)、信息系统及相关支持性系统管理(E9)9项指标进行评分和分析,每项得分80%以上为合格。结果所有被评估单位9项指标总平均分分别为E3〉90%,E1、E2、E4、E5、E6、E9在80~89%之间,E7、E8〈80%。4个省在7项指标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西部省得分(75%)低于所有单位的总分(83%)。4个级别单位在6项指标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82%)、县级CDC(81%)得分均低于所有单位总分(83%)。结论试点省份疫苗管理水平已基本达到WHO要求。但仍需加强对西部省份和县级CDC疫苗管理的技术指导。
袁平郑景山曹雷崔健曹玲生王淼宋祎凡封小林虞睿张伟燕蔡碧范新春左树岩朱徐
武汉市商业服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认知与相关健康行为调查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了解武汉市商业服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的认知及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选择商业服务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相关问题与健康行为的调查。结果商业服务人员关注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电视(55.81%)、报纸(50.00%)和网络(27.42%),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在使用网络了解信息上有统计学差异(χ2=6.875,P=0.032)。甲型H1N1流感信息方面关注度居前3位的依次是预防方法(52.58%)、疫情进展(39.35%)和政府措施(32.26%)。调查人群对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16.13%,典型症状的知晓率为28.39%,总体知晓率仅为9.03%。2009年5月前的心理行为主要是担忧(42.90%),5月以后40.65%的人表示无所谓,担忧的比例降低到35.48%,与5月份前比较,心理行为的改变有统计学差异(χ2=13.742,P=0.003)。采取预防措施的比例为90.32%,居前4位的预防措施依次是加强室内通风(46.43%)、增加洗手次数(45.71%)、体育锻炼(35.00%)和室内及手消毒(34.64%)。是否采取预防措施来防治甲型H1N1流感在性别上存在统计学差异(χ2=6.196,P=0.015)。128人(41.29%)愿意接种疫苗,117人(37.74%)表示无所谓,65人(20.97%)不愿意接种。结论商业服务人员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较差,需要加强这一类人群的健康教育。
封小林谭晓东
关键词:商业服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健康相关行为
一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对一起发生在小学的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爆发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评估疫情防控措施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Mumps-containing Vaccine,MuCV)保护效果。方法在发生流腮爆发的湖北省某镇中心小学开展回顾性队列调查,由所有学生的家长自填问卷并收集儿童预防接种证,以搜索病例、核实每名儿童既往流腮患病史和MuCV免疫史信息。采取二代罹患率法测算疫苗保护效果。结果向全校890名学生发放问卷,应答率为99.9%(889/890),搜索到90例流腮病人,其中89例为学生、1例为教师,全校学生罹患率为10.0%(89/890)。首例病例2015年3月9日发病,最后1例6月16日发病,其中,高年级(4~6年级)学生罹患率(5.2%)低于低年级(1~3年级)(13.9%)(P〈0.001)。估算接种≥1剂MuCV保护效果为56.5%(95%CI:20.3%~76.2%),接种1剂MuCV后≤3年、4~5年和≥6年的保护效果分别为71.9%(95%CI:27.9%~89.1%)、61.0%(95%CI:19.0%~81.3%)、37.3%(95%CI:-83.0%~78.5%)。结论本起疫情发生和持续蔓延与在校学生MuCV接种率低、接种1剂疫苗保护效果不理想、采取的控制措施不足以阻断流腮病毒持续传播有关。建议在提高适龄儿童MuCV覆盖率的同时,应尽早考虑论证实施2剂MuCV常规免疫程序。
马超贾海梅王雷刘艳张迟封小林郭向阳苏琪茹安志杰杨宏郝利新王华庆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队列研究
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后健康状况的调查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身体健康的改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湖北省HIV感染率和AIDS患病率较高的襄樊和随州两市作为目标社区,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84例目前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结果抗病毒治疗后患者个人感觉明显改善居前三位的依次是食欲增强(64.3%)、更有活力(56.0%)、睡眠更好(56.0%);患者身体状况的总体感觉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8.572,P=0.001);对抗病毒治疗持续时间与健康状况总指标作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存在负线性相关(r=-0.51,P=0.037),即随着抗病毒治疗持续时间的延长,患者健康状况总指标的得分降低。不同服药依从性得分的患者健康状况总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5,P=0.036)。结论抗病毒治疗后,HIV感染者身体的总体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治疗时间的延长限制了患者健康状况的进一步提高。
封小林谭晓东孙静何卫华周沛林李少平龚文胜邱兴庆
关键词: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