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思 作品数:10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理学 更多>>
发泡聚丙烯改性与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7年 发泡聚丙烯因其环保、性能优异、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发泡聚丙烯的改性方法,制备方法与实际应用,同时指出了我国聚丙烯发泡研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李文翔 张洋 张思思 管蓉关键词:聚丙烯 发泡 改性 腰果酚醛胺固化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以腰果酚、甲醛和异佛尔酮二胺(IPD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生物基的腰果酚醛胺环氧固化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固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将该固化剂用于固化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环氧胶粘剂,讨论了不同PVB含量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PVB用量为15质量份(100份环氧树脂中的加入量,下同)时,与纯环氧树脂胶粘剂相比,所制备的胶粘剂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冲击韧度和拉伸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45.3%、28.1%、42.1%、61.6%、68.4%和38.2%,热稳定性保持不变。表明制备的胶粘剂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周茗萱 张思思 黄山 邹路丝 管蓉关键词:腰果酚 环氧树脂 固化剂 聚乙烯醇缩丁醛 胶粘剂 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二元芳香胺固化剂的合成及其固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以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DM)、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为原料,采用Michael加成法制得环氧树脂(E-44)固化剂(BDM-DDM),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液质联用(LC-MS)手段验证了所得产物为目标产物,用非等温DSC法探究了BDM-DDM与E-44固化体系的固化过程,结果表明: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能够确定BDM-DDM/E-44固化体系的固化工艺。利用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进行计算可得到固化反应的反应活化能Ea为49.92KJ/mol和反应级数n为0.98。 张思思 高念 李文翔 夏兰君 管蓉关键词:BDM DDM 固化剂 固化动力学 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二元芳香胺环氧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及热学性能研究 2019年 以4,4’-亚甲基-双(2-氯苯胺)(MOCA)和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DM)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制得环氧树脂(E-44)固化剂BDM-MOCA,探讨了BDM-MOCA对BDM-MOCA/MOCA/E-44固化体系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动态热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随BDM-MOCA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体系起始分解温度和T5%分解温度随BDM-MOCA用量的增加均有所下降;玻璃态的贮能模量随BDM-MOCA用量增加逐渐增大,同时,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则逐渐减小;阻燃性能随BDM-MOCA用量增加而提高。 张思思 李文翔 高念 夏兰君 管蓉关键词:BDM MOCA 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 嵌段共聚物/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结构的构建及其热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8年 在简述嵌段共聚物/环氧树脂纳米材料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不同嵌段共聚物在环氧树脂前驱体中形成纳米结构的机理,形态调控及嵌段共聚物改性环氧树脂对复合材料基体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行为.提出进一步加强基于热固性树脂的含嵌段共聚物纳米结构新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倡议,并对未来研究出更多不同类型的嵌段共聚物/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作出展望. 管蓉 张思思 李文翔 吴攀洛 夏兰君关键词:嵌段共聚物 环氧树脂 芳香胺固化环氧树脂非等温DSC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非等温DSC得到的数据,采用唯像模型法及非模型法研究了环氧树脂/芳香胺固化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唯像模型法中,通过对固化曲线及Málek法引入的y(α),z(α)曲线分析,预测了该固化体系符合SB双参数自催化模型,并使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引入动力学修正因子C_f进行修正拟合;非模型法中,使用改进的等转化率法(NLV Vyazovkin法)计算了不同固化度(α)条件下活化能(E_α)的大小,通过ABS微分法对几组简化α的SB方程进行了补偿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引入C_f的SB双参数自催化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该固化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过程;反应前期E_α随增α加而快速下降,固化反应后期E又逐渐增加;E_α与指前因子(A)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补偿参数"方程进行较好的表达。 张思思 周茗萱 李文翔 吴攀洛 管蓉关键词:环氧树脂 固化动力学 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型芳香胺固化剂的合成与固化环氧树脂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用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DM)与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为原料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备了固化剂(BDM-DDM),采用红外光谱(FTIR)验证了分子结构。通过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确定了该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E-44的固化工艺并对其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由Kissinger方程、FWO方程计算出固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37.3 k J/mol、49.9 k J/mol,并结合Crane方程计算出反应级数为0.98。用BDM-DDM固化的环氧树脂热失重(TGA)初始分解温度达到了356℃,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高念 张思思 李文翔 闫清泉 管蓉关键词: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 二氨基二苯甲烷 环氧树脂 固化动力学 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膜的制备及对Cu^(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共混膜,用该共混膜吸附CuSO_4溶液中的Cu^(2+)。探讨了吸附温度、CuSO_4溶液的浓度、CuSO_4溶液的pH值和吸附时间对共混膜吸附Cu^(2+)量的影响,并讨论了该膜吸附Cu^(2+)的机理。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较高的吸附温度、较高的CuSO_4溶液浓度和pH值以及较长的吸附时间均有利于PVA/CS共混膜对Cu^(2+)的吸附。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该共混膜对Cu^(2+)的吸附行为时,它们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周茗萱 曾嵘 张思思 杨雪晴 朱含啸 张开健关键词:壳聚糖 聚乙烯醇 共混膜 吸附CU^2+ 影响因素 纳米材料应用于嵌段共聚物/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7年 简述了碳纳米管等不同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质和优异性能。将嵌段共聚物加入到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材料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更好,纳米材料在环氧树脂基体中能均匀稳定分散。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纳米材料应用于嵌段共聚物/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提出了筛选更多纳米材料、嵌段共聚物与环氧树脂基体以形成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满足国防与工业的需求,最后对未来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作出展望。 张思思 邹路丝 李文翔 管蓉关键词:环氧树脂 嵌段共聚物 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异佛尔酮二胺/环氧树脂非等温固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异佛尔酮二胺和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别通过n级反应法和Málek的最大概然机理函数法确定固化反应机理函数,求出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得到相应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通过Kissinger,Crane方法求解动力学参数所得到的n级反应模型与实验值差别较大;而采用Málek方法判别机理,表明该固化反应按照自催化反应机理进行,由esták-Berggren(S-B)自催化模型计算所得到的曲线与实验得到的数据曲线较吻合,能较好地描述该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 吴攀洛 张思思 李文翔 江叔芳关键词:环氧树脂 固化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