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蛟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秸秆覆盖增强滩涂重盐土雨水脱盐的效果被引量:3
- 2018年
- 为促进沿海滩涂盐碱地脱盐和开发利用,研究了三个秸秆覆盖水平——0、1.5和3 kg m^(-2)下滨海重盐土(EC1:5=4.18 dS m^(-1))土壤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种秸秆覆盖量对0~40 cm表土均具有较好的快速脱盐效果,处理后3个半月0~20 cm和20~40 cm的土壤盐分分别降至0.18/0.15和0.80/0.41 dS m^(-1),0~40 cm土层脱盐率达90%以上。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盐分含量与累积降雨量、淋洗方程(ECa/ECi与Dw/Ds间的关系)均表现为指数函数关系,模拟的效果均较好(P <0.01)。1.5 kgm^(-2)秸秆覆盖条件下0~20 cm和0~40 cm土壤剖面脱盐80%需要142 mm和324 mm的累积降雨量,而3 kg m^(-2)秸秆覆盖条件下0~20 cm和0~40 cm土壤剖面脱盐80%需要186 mm和316 mm的累积降雨量。两种覆盖量脱盐效果的差别主要体现在1m剖面的60~100 cm。秸秆覆盖增加了雨季滨海重盐土的淋洗效果,秸秆覆盖条件下滨海重滩涂脱盐80%需要320 mm的累积降雨量,江苏沿海地区雨季(6~8月)的常年雨量可满足这一要求。
- 崔士友张蛟翟彩娇冯芝祥
- 关键词:秸秆覆盖土壤盐分降雨量脱盐率
- 江苏沿海滩涂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7年
- 江苏省人均耕地少,沿海滩涂盐碱地作为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笔者初步总结了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及江苏省有关研究机构在滨海盐土快速脱盐改良技术、耐盐作物大规模筛选技术、沿海滩涂作物栽培关键技术以及技术沿海滩涂作物高效种植模式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江苏沿海滩涂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设想,包括:(1)滨海盐土评估、农林利用适宜性评价技术;(2)滨海中、重盐土快速脱盐改良技术;(3)滨海滩涂植树造林改土技术;(4)耐盐作物品种的筛选及高效规模化种植技术。
- 崔士友张蛟翟彩娇
- 关键词:沿海滩涂耐盐作物
- 江苏沿海滩涂农牧结合技术体系的构思被引量:1
- 2017年
- 江苏省人多地少,沿海滩涂是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本文基于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优化和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思路,对江苏沿海滩涂农牧结合循环农业的技术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沿海滩涂秸秆覆盖快速脱盐技术,耐盐饲草品种的筛选及规模化种植技术,饲草青贮技术。最后,对农牧结合循环农业的发展进行初步展望。
- 崔士友张蛟翟彩娇
- 关键词:沿海滩涂农牧结合脱盐耐盐筛选青贮
- 秸秆和植被覆盖对江苏滨海盐土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研究秸秆覆盖和植被(田菁)覆盖条件下滨海盐土土壤水盐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沿海滩涂盐碱地脱盐改良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含盐量6.98 g·kg^(-1)的滨海盐土为研究对象,设置秸秆覆盖和种植田菁2种覆盖处理,以裸地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处理对滨海盐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下的土壤含水量(27.58%)显著高于田菁覆盖(26.70%)和裸地(26.61%),后两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处理1年后0~20、20~40 cm土层的秸秆覆盖、田菁覆盖和裸地不同处理间土壤含盐量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秸秆覆盖处理的脱盐率为田菁覆盖处理的2倍。回归分析表明裸地和田菁覆盖下土壤盐分含量与累积降雨量的关系可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田菁覆盖下的淋洗方程(EC_a/EC_i与D_w/D_s间的关系)可用三次多项式拟合;而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盐分含量与累积降雨量的关系、淋洗方程均表现为指数函数关系y=ae^(bx)(P<0.01)。秸秆覆盖条件下滨海滩涂0~40 cm土层脱盐80%需要386.8 mm的累积降雨量。结果表明秸秆和植被覆盖技术在江苏滨海盐土可获得较好的脱盐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崔士友张蛟
- 关键词:滨海盐土秸秆覆盖植被覆盖土壤盐分脱盐率
- 江苏滨海滩涂稻作改良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1
- 2022年
- 滨海盐土稻作改良是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主要技术之一。本文概述了江苏省滨海盐土稻作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在耐盐水稻鉴定方面,筛选出了‘盐稻10号’、‘盐稻12’、‘通粳981’、‘南粳5055’、‘南粳9108’、‘淮稻5号’等耐盐性较强的品种;在1.5 g/kg盐胁迫下,水稻产量为非胁迫的65%~85%,在3 g/kg的盐胁迫下产量为非胁迫的40%~45%;盐胁迫对稻米加工、外观、蒸煮和食味品质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定位观测表明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滩涂稻田土壤盐分最高点出现在抽穗前后。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滩涂稻作改良研发工作提出了3个方面的建议:(1)耐盐水稻种质筛选与品种改良;(2)滩涂稻田地力提升技术研发;(3)滩涂水稻栽培关键技术研发。
- 崔士友张蛟陈澎军
- 关键词:耐盐水稻沿海滩涂盐胁迫土壤含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