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小军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结合
  • 1篇生存期
  • 1篇生脉
  • 1篇生脉注射液
  • 1篇注射液
  • 1篇紫杉
  • 1篇紫杉醇
  • 1篇晚期
  • 1篇晚期非小细胞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小细胞
  • 1篇小细胞肺癌
  • 1篇化疗
  • 1篇恶液质
  • 1篇非小细胞
  • 1篇非小细胞肺癌
  • 1篇肺癌
  • 1篇肺癌治疗

机构

  • 2篇泰州市第四人...

作者

  • 2篇徐小军
  • 1篇孙根林
  • 1篇王磊
  • 1篇王浩森

传媒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单药或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2018年11月~2019年5月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5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二线及以上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或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给予Nab-P 130mg/m2,d1、8,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每2个周期评估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5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客观缓解率(ORR)是25.5%,疾病控制率(DCR)是74.5%,无进展生存期(PFS)是3.9个月。亚组分析显示无进展生存期(PFS)在单药组和联合组分别是3.5和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51.0%),贫血(21.6%),恶心、呕吐(54.9%),乏力(60.8%),周围神经毒性(25.5%),肌肉关节疼痛(15.7%),大多为1~2级。结论晚期NSCLC二线及以上采用Nab-P单用或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疗效较好,副作用能够耐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王磊徐小军樊辰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生脉注射液对癌性恶液质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癌性恶液质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生脉组。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体重、疲劳、食欲、血红蛋白、抑郁方面进行评估及用ELISA法进行TNF-α、VEGF、IL-6、CRP浓度检测并记录。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种类、分期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相比TNF-α、VEGF、IL-6、CRP浓度无显著差异,均P>0.05,而两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恶液质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对诸炎性因子产生作用,起到抗炎作用和下调VEGF表达,从而改善恶液质患者体重减轻、疲劳、食欲减退、贫血、抑郁等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孙根林徐小军王浩森游善喜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TNF-ΑVEGFCRP癌性恶液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