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梁
- 作品数:1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川芎嗪--甾醇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
- 目的:合成新型川芎嗪——甾醇衍生物的合成并对其抗癌活性和毒性进行评价;方法:以中医经典方药中抗癌活性成分为原料,利用拼合原理,设计、合成川芎嗪衍生物,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体外检测川芎嗪衍生物对Hela(人宫颈...
- 王鹏龙张宇忠李强雷海民徐昕褚福浩李国梁林锦璇绪扩程亚涛王艳慧周燊
- 关键词:川芎嗪衍生物低毒先导化合物
- 川芎嗪中间体的合成及其抗损伤PC12细胞作用
- 通过氧化、取代、酯化、酰胺化等方法合成川芎嗪中间体,并采用CoCl致PC12细胞损伤模型,评价中间体的神经保护作用。中间体2,5,12和13对CoCl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EC<50μM),其保护作用均明...
- 李国梁宋霁翔汤明杰徐昕褚福浩周燊龚宴徐冰田雨霏王明希张华铮王咪娜雷海民
- 关键词:PC12细胞
- 文献传递
- 新型川芎嗪-香豆酸衍生物对拟脑缺血模型的形态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新型川芎嗪-香豆酸衍生物(T-CA)对拟脑缺血模型的形态保护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使用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分化PC12细胞,预先给予一定浓度(60μmol·L^(-1))的新型川芎嗪-香豆酸衍生物保护后,加入氯化钴(CoCl_2,300μmol·L^(-1))损伤细胞。采用Giemsa染色、DAPI染色、吖啶橙(AO)及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等方法,观察T-CA对CoCl_2损伤PC12细胞模型的形态保护作用。同时观察T-CA对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大鼠的存活情况及脑皮层神经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与损伤组相比,给药组可显著抑制CoCl_2损伤PC12细胞的凋亡,缓解其形态损伤并提高MCAO模型大鼠的存活率。结论新型川芎嗪-香豆酸衍生物T-CA对CoCl_2损伤PC12细胞模型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可提高MCAO模型大鼠的存活率。
- 张欣钰郭文博王辉吴高荣薛南南陈萌房康李国梁王鹏龙雷海民
- 关键词:PC12细胞神经保护脑缺血
- 齐墩果酸水溶性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是一种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以游离形式或与糖结合形成皂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具有抗肿瘤、保肝、抗炎、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理活性,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黄胆型肝炎...
- 褚福浩王鹏龙徐昕李国梁周燊叶永山汤明杰李强雷海民
- 关键词:齐墩果酸水溶性衍生物结构修饰药理活性
- 川芎嗪中间体的合成及其对CoCl_2致分化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 2014年
- 该研究通过氧化、取代、酯化、酰胺化等方法改变川芎嗪侧链结构,合成川芎嗪中间体6个,并采用CoCl2致PC12细胞损伤模型,评价中间体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显示,在川芎嗪侧链引入功能基团的中间体2,5,12和13对CoCl2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均明显强于原料药川芎嗪。经构效关系分析,川芎嗪侧链引入羧基、氨基和适当增加川芎嗪单元比重可能有助于增强此类结构的神经保护活性,该研究为设计合成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川芎嗪系列衍生物提供参考。
- 李国梁王鹏龙徐昕林锦璇褚福浩宋霁翔周燊王咪娜张宇忠雷海民
- 关键词:PC12细胞神经保护构效关系
- 丹皮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分析
- 目的:分析丹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丹皮供试品进行分析。结果:较好的分离了酚及其苷类、单萜及其苷类和鞣质类等25个化合物。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由离子阱质谱得到的各成分的准分子离子峰和...
- 汤明杰叶永山张旗周燊褚福浩李国梁李强雷海民
- 关键词:丹皮化学成分
- 文献传递
- 胡桃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从中药有效成分中寻找先导化合物已成为药物研发的简单又有效地方法之一。胡桃醌(Juglone)为胡桃科核桃属植物胡桃楸(Jugland mandshurica Maxim)和核桃(Juglans regiaL)中的有效成分...
- 李国梁王鹏龙褚福浩周燊宋霁翔汤明杰李强雷海民
- 关键词:胡桃醌药理活性抗肿瘤抑菌
- 海洋中药主要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我国海洋中药资源十分丰富,很多海洋中药中都具有特异的化学结构和独特生物活性,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临床开发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国内外对海洋药物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对海洋中药的内涵及其主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海洋中...
- 周燊徐士勋徐昕李国梁汤明杰叶永山李强雷海民
- 关键词:海洋中药化学成分先导化合物
- 葫芦巴降血糖活性研究进展
- 葫芦巴(Semen Trigonellae,ST)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为著名补阳中药。现代研究葫芦巴药理活性众多,动物实验和临床治疗均已证实其对糖尿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作为防治糖尿病的药物开发利用。文章将主要对...
- 李国梁绪扩程亚涛徐昕汪林徐世勋王艳慧李强雷海民
- 关键词:葫芦巴降血糖
- 新型川芎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合成新型川芎嗪衍生物并对其抗癌活性和毒性进行评价。方法以中医经典方药中抗癌活性成分为原料,利用拼合原理,设计、合成川芎嗪衍生物,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体外检测川芎嗪衍生物对Hela(人宫颈癌)细胞模型的抗癌活性和对正常细胞MDCK(犬肾上皮细胞)的毒性。结果获得4个未见报道的川芎嗪类新化合物,均经光谱方法鉴定了结构,其中化合物10和12能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抗癌活性显著高于其合成前体;且对MDCK细胞的毒性明显小于顺铂。结论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以拼合原理为指导,从经典方药中发现新型低毒抗癌先导化合物的研究思路是可行的。
- 王鹏龙徐昕李国梁褚福浩林锦璇绪扩周燊龚晏张宇忠李强雷海民
- 关键词:川芎嗪衍生物抗肿瘤先导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