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豪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酿酒
  • 2篇酿酒酵母
  • 2篇细胞工厂
  • 2篇酵母
  • 2篇发酵
  • 2篇发酵生产
  • 1篇广藿香
  • 1篇广藿香醇
  • 1篇合成生物学
  • 1篇红外
  • 1篇红外特性
  • 1篇芳香精油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天...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李文豪
  • 2篇戴住波
  • 2篇张学礼
  • 2篇王冬
  • 2篇李荣生
  • 2篇杨婷婷
  • 1篇刘朝晖
  • 1篇穆猷
  • 1篇杨蕊
  • 1篇梁冬生

传媒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创建酿酒酵母细胞工厂发酵生产广藿香醇被引量:4
2023年
广藿香醇是存在于中药广藿香挥发油中的一种重要倍半萜类化合物,被认为是广藿香油药理功效和香味的主要贡献成分,具有抗菌、抗肿瘤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目前,全球广藿香醇及其混合精油需求量大,传统植提法存在浪费土地,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因而亟需一种新的方法高效、低成本的生产广藿香醇。为了拓宽广藿香醇的生产方式,实现在酿酒酵母中异源生产广藿香醇,该研究首先将来源于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的广藿香醇合酶(PS)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后置于诱导型强启动子GAL1下,转入萜类底盘菌YTT-T5,成功获得可发酵生产(4.0±0.3)mg·L^(-1)广藿香醇的工程菌PS00。为了提高转化率,采用了蛋白质融合手段将丹参来源的SmFPS基因与PS基因进行融合,广藿香醇摇瓶产量提高25倍,达(100.9±7.4)mg·L^(-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融合基因的拷贝数,广藿香醇的产量提升了90%,达到(191.1±32.7)mg·L^(-1)。最终通过发酵工艺优化,该菌在精确发酵体系中广藿香醇产量能达到2.1 g·L^(-1),为目前报道最高水平。该研究为广藿香醇的绿色生产提供了重要基础。
郭爽王冬杨婷婷杨婷婷李荣生李文豪张学礼李荣生
关键词:广藿香醇酿酒酵母
基于辐射散热的空间目标红外特性建模与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首先介绍了用于保证空间目标正常工作常用的辐射散热器分类,并阐述了其运行模式及使用条件。总结了现有的空间目标红外特性模型,并进一步分析,将空间目标外表面区域分为一般区域和辐射散热区域,建立不同的能量方程。以FY-1C为例,根据空间目标的轨道特性、材料特性和结构特性,使用有限单元法分析得到空间目标外表面的温度场分布,在散热功率为0 W和100 W的情况下,散热区域温差最大为51.49℃。结合温度场分布和轨道特性,进一步计算得到空间目标在距离5 km的探测系统入瞳处的辐射照度。当目标处于地球阴影区,目标散热区域接收到的地球自发辐射和地球反射辐射入射角很大,可以忽略不计,此时目标的辐射照度在两种散热功率下相差1~2个数量级。在日照区,由于目标反射辐射的影响,不同的散热功率只对长波波段的辐射特性有一定影响。
李文豪刘朝晖穆猷梁冬生杨蕊
关键词:红外特性
创建酿酒酵母细胞工厂发酵生产芳香精油瓦伦烯被引量:2
2023年
瓦伦烯是一种具有柑橘气味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常被用于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以及工业合成诺卡酮。本研究拟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建酿酒酵母细胞工厂发酵生产瓦伦烯。首先,在底盘细胞YTT-T5中引入北美金柏来源的瓦伦烯合酶(Cn VS),成功获得可生产1.1 mg·L^(-1)瓦伦烯的工程菌VAL-01;采用蛋白质融合技术,不同植物来源的瓦伦烯合酶筛选,并调整了关键基因拷贝数后,瓦伦烯产量提升至436.4 mg·L^(-1)。进一步工作中,删除转录因子ROX1,瓦伦烯的产量提高了17.4%。最后,对半乳糖诱导系统进行调控,并过表达多药耐药性调控因子PDR3和调控内质网大小转录因子INO2,所得工程菌株VAL^(-1)0经高密度发酵能生产2 798.6 mg·L^(-1)瓦伦烯(产量是初始菌株的2 500倍),为瓦伦烯绿色生产提供了基础。
杨婷婷杨婷婷王冬石玉松李文豪马文建戴住波李荣生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酿酒酵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