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莹莹
-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铜陵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因素及治理路径——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对制造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进行区域分析,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缺失,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管缺位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力量不足等因素是造成区域制造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了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路径主要通过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理念,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自律机制,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地方政府监管职责和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力量五个方面来实现。
- 杜莹莹
-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制造业皖江城市带
- 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学业导师遴选准则研究——兼论学业导师的双选机制
- 2021年
- 作为舶来品的学业导师制在我国多数高校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学者普遍认为其多重“病因”系文化冲突、师生比超标、评价与激励机制建设滞后等。基于任职高校所在院系多年学业导师制实践,探索性开出弱化“水土不服”、强化学业导师制成效的新“处方”,即遴选思想政治过硬、自身方向明确、时间精力充裕、应用能力达标、路径设计科学的高质量师资,组建学业导师库,构建学业导师的双选机制,辅之于成效评价、激励办法等配套机制。
- 陈起风杜莹莹左宗姣
- 关键词:学业导师制本科生应用型高校
- 铜陵市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瓶颈及应对策略
- 2015年
- 以铜陵市的住房公积金为研究视角,对影响铜陵市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的瓶颈进行了分析。在对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之后,重点对影响铜陵市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的人员覆盖范围、公积金个人缴存额、贷款条件、住房公积金使用和监管情况等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探究,最后提出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公积金缴费基数与比例、适当放宽公积金提取门槛、拓宽住房公积金使用面、完善住房公积金监督机制等建议,以此来推进铜陵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良性运行。
- 杜莹莹
-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解读评析与建议——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
- 2015年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设置有特定的背景,其资金来源于两个主体,一是用人单位,二是参保职工。国家对"个人账户"支付范围的政策边界,造成了"个人账户"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保险功能弱化、管理监督成本高昂等问题。文章从参保者个人、管理部门、医疗保险制度三个视角出发提出了渐进式取消个人账户,提高住院待遇的政策建议。
- 陈起风杜莹莹
- 关键词:个人账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研究
- 2015年
- 以新型城镇化为视角,从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三个方面描述了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顶层设计,专业服务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提出强化政府供给能力、构建多元化的供给方式、完善顶层设计、建立高素质的人员队伍等建议,以此来推进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进程。
- 杜莹莹
-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突破企业年金制度的自愿性困局:实证分析与行动选择被引量:1
- 2015年
- 以企业年金制度的自愿性原则安排为研究视角,对企业年金的运作表现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年金制度并没有起到独立撑起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效果。影响企业年金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制度条件和支持环境,主要表现在建立企业年金的条件较为严苛,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水平过高,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力度不足等方面,尝试在自愿性原则下构建企业年金制度的激励政策,通过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和强化企业年金的引导宣传等途径寻求企业年金制度的健康发展。
- 杜莹莹陈起凤
- 关键词:企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税收优惠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皖江城市带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 2015年
- 社会保险的公平性既包含体制内外的公平,亦涵盖体制外不同群体间的公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皖江城市带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建设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在要求。从社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项目入手,加强制度建设,缩小体制外城乡间,不同群体间的社会保险待遇差距,对于皖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实践具有积极效应。
- 陈起风杜莹莹
-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新型城镇化社会保险公平
- 皖江城市带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困境及路径选择
- 2015年
- 立足于皖江城市带分析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情况,在理清本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城乡供给不均衡和地区差距过大的基础上,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匹配、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扭曲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垄断三个方面重点分析皖江城市带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应通过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大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建地方激励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四条路径来建设皖江城市带基本公共服务。
- 杜莹莹
-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皖江城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