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成
-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黄河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地笋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3年
- 检索ScienceDirect,ACS,Wiley Online及CNKI等数据库中有关地笋属植物在化学成分的文献,对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行整理分析。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结构类型较多,主要为挥发油、萜类、黄酮、酚酸和甾体类化合物。其中,已经分离鉴定的黄酮类化合物31个,萜类化合物20个,酚酸类化合物20个和甾体类化合物3个。通过文献总结发现,该属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但仅有少数植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提示该属植物值得深入研究。
- 杨保成彭涛康文艺
- 关键词:化学成分黄酮类萜类
- RP-HPLC-DAD同时测定泽泻中11个三萜类成分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泽泻中泽泻醇C、泽泻醇F、23-乙酰泽泻醇C、泽泻醇L、24-乙酰泽泻醇F、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G、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和11-去氧泽泻醇B 11个三萜类成分的RP-HPLC-DAD分析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B)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检测波长为208、245 nm,柱温30℃。比较25批泽泻中11个三萜类成分的量。结果泽泻醇C、泽泻醇F、23-乙酰泽泻醇C、泽泻醇L、24-乙酰泽泻醇F、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G、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11-去氧泽泻醇B 11个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13-17.210μg/m L(r=0.999 9)、0.504-11.880μg/m L(r=0.999 9)、0.284-9.369μg/m L(r=0.999 9)、0.146-2.680μg/m L(r=0.999 9)、0.254-5.596μg/m L(r=0.999 8)、2.500-66.000μg/m L(r=0.999 8)、0.463-10.190μg/m L(r=0.999 9)、1.575-20.475μg/m L(r=0.999 9)、1.525-57.268μg/m L(r=0.999 6)、3.035-118.362μg/m L(r=0.999 9)、0.816-16.880μg/m L(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6%、100.24%、97.97%、100.14%、99.88%、96.54%、97.27%、98.85%、99.45%、98.85%和98.13%。结论该法准确、可靠、分离效果良好,为泽泻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 赵万里黄小强许文杨保成张守仁刘一文李小艳吴水生
- 关键词:泽泻23-乙酰泽泻醇B
- 疏花假地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对疏花假地豆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2,2'-联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评价疏花假地豆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阳性对照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比较。结果:疏花假地豆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好。其中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IC50=35.66 mg.L-1)、ABTS自由基(IC50=8.49 mg.L-1)及还原Fe3+的能力(TEAC=756.20μmol.g-1)较好,但仍低于阳性对照BHT(IC50=3.69 mg.L-1,IC50=6.64 mg.L-1和TEAC=4 997.76μmol.g-1)。结论:疏花假地豆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相对于其他部位最好。
- 杨保成彭涛黄钟碧张前军康文艺
- 快速微波法制备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被引量:3
- 2014年
- 以微波照射方法为基础,将氧化石墨放入家用微波炉中进行微波照射,1 min即可得到还原并且剥离的氧化石墨,将它与二茂铁混合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二次微波得到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其形貌.结果表明,采用两次微波照射可以得到复合比较均匀的具有磁性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的直径大约为20 nm,为多壁碳纳米管,且磁性粉末为Fe3C.
- 杨保成郭艳珍张守仁赵春梅
- 关键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