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宏涛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柴油
  • 2篇柴油机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气固
  • 1篇气固两相
  • 1篇气固两相流
  • 1篇微粒捕集器
  • 1篇两相流
  • 1篇流体力学
  • 1篇路用
  • 1篇静电式
  • 1篇颗粒物
  • 1篇计算流体力学
  • 1篇非道路
  • 1篇非道路用
  • 1篇非道路用柴油...
  • 1篇感器
  • 1篇CFD
  • 1篇CFD研究
  • 1篇DPF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王宏涛
  • 1篇张春润
  • 1篇张俊
  • 1篇井磊

传媒

  • 2篇军事交通学院...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静电式柴油机颗粒物传感器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静电式车用柴油机颗粒物传感器,以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环境作为边界,以Fluent软件为工具,分析颗粒物在气相中的受力情况,建立适合在Fluent求解的颗粒物的运动轨迹数学模型,模拟了静电式车用柴油机颗粒物传感器内部流动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内部通道气体和颗粒物流动性能较好,但浓度测试区会有颗粒物沉积,电离电极热端能对沉积颗粒物加热燃尽,能实现反复工作,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自动标零点和自清洁的颗粒物传感器。
资新运王宏涛庞海龙边浩然张俊
关键词:柴油机气固两相流
非道路用柴油机DPF电加热再生特性CFD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STAR-CCM+软件建立非道路用柴油机DPF电加热再生装置的仿真模型,对装置的流场特征和再生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运用大功率加热管可以加热柴油机尾气,较好地实现DPF再生;提高再生效果的关键在于控制加热室内尾气的流动速度,并提高尾气流场的均匀性。
张春润井磊唐粤清王宏涛钱仁军
关键词:非道路用柴油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