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阳
-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铜陵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比伐卢定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5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23例)和替罗非班加肝素组(32例)。所有患者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比伐卢定组:在急诊PCI术前静脉给予比伐卢定负荷量0.75 mg/kg,术中以1.75 mg/(kg·h)持续静脉点滴,术后以0.2 mg/(kg·h)持续静脉点滴4-20 h。替罗非班加肝素组:术前静脉内注入10μg/kg替罗非班,然后以0.075μg/(kg·h)持续静脉滴注24-36 h,同时静脉内注入普通肝素100 U/kg。观察两组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2 h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两组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组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ST段回落百分比(91.3%和93.7%),TIMI 3级血流比例(95.9%和9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0%和18.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时,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相比有相同的疗效,临床出血率低,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
- 李必龙朱春甲汪坤周杰严凌艾阳黄多新叶露
- 关键词:比伐卢定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替罗非班普通肝素
- 低剂量利伐沙班在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治疗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比较低剂量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性房颤病人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6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病人,随机分成低剂量利伐沙班组(33例)及华法林组(33例)。低剂量利伐沙班组给予10 mg/d利伐沙班;华法林组华法林的起始剂量为1.25~2.50 mg/d,根据监测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目标INR为2.0~3.0。观察治疗1、3、6、9个月后2组Hb、RBC、PLT、凝血酶原时间(PT),并比较2组出血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评价被动就诊率。结果2组病人时间主效应和治疗方法主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时间和方法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低剂量利伐沙班组内脏/颅内出血和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均为0,华法林组内脏/颅内出血和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均为3.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皮肤/黏膜出血、血尿、黑便、呕血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被动就诊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病人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选择口服抗凝药时,低剂量利伐沙班具有和华法林相似的疗效。
- 艾阳李必龙朱春甲汪坤吴方斌
- 关键词:利伐沙班华法林房颤
- 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治疗ACS交感风暴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治疗ACS交感风暴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确诊为ACS交感风暴的患者予以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及时应用艾司洛尔,可提高该病的抢救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安全有效,有在该病抢救中推广意义。
- 艾阳汪坤李必龙严凌张斌叶露
- 关键词:艾司洛尔ACS交感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