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涛
-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粘液型溶血葡萄球菌表型及基因组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对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一株罕见粘液型溶血葡萄球菌(S.haemolyticus)表型及基因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收集一株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粘液型溶血葡萄球菌,通过生物膜形成实验、药敏实验分析生物膜形成和耐药表型,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耐药等基因特征。结果:本例溶血葡萄球菌呈粘液型,可见拉丝现象,属于苯唑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S),同时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比普通非粘液型溶血葡萄球菌更易形成生物膜,MLST显示该菌为ST1型,携带mecA、aph(3′)-IIIa、aac(6′)-Ie、aph(2″)-Ia等8种耐药基因,mecA基因由类似Tn6191的转座子所携带。结论:呈粘液型菌落特征的溶血葡萄球菌在临床上极为罕见,该变异体比通常的非粘液型菌落更易形成生物膜且呈现出多重耐药现象。临床上应关注此类葡萄球菌的粘液变异体,这有助于其早期识别和感染防控。
- 程芳李晓凤董秀涛马建萍崔晓笛郝明巨
- 关键词:溶血葡萄球菌粘液型耐药生物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试剂管理信息化在检验科试剂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通过优化检验试剂管理流程,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效率,以增强检验工作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内容:通过收集医院医学工程部及检验科相关试剂管理人员的意见,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就试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在信息管理中心的帮助下,建立起独立的信息管理平台.成果:解决了试剂有效期管理混乱的问题,通过职责分配使试剂的存放和使用更加合理,统计分析更加准确,监督更加精准.意义:检验科是医院试剂支出最大的科室,其信息化管理建设使试剂管理迈向了高效化和精准化.
- 陈永新李永辉黄鑫鑫董秀涛郭建壮
- 关键词:检验科信息化
- 伤寒沙门菌引起关节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18年
- 伤寒沙门菌只能在人类中引发疾病,目前尚无已知的动物宿主,人群对沙门氏菌普遍易感,感染程度与菌种毒力及宿主免疫状态有关。一般幼儿和老年人以及慢性疾病患者更易感染,而老年人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淋巴瘤、肝硬化等,发病率高,症状严重。近年来,伤寒沙门菌沙所致的骨关节感染更少见,本文从病原菌的实验室检测、药物敏感实验、临床治疗等各方面重点介绍一例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骨关节感染病例。
- 董秀涛
- 关键词:细菌学检查膝关节感染
- 山东地区某医院ICU病区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主动筛查及耐药机制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住院患者CRE定植情况,评价碳青霉烯酶耐药肠杆菌(CRE)主动筛查在ICU患者治疗过程中预防和控制CRE感染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2022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患者送检的肛拭子和咽拭子,利用琼脂平板纸片法进行CRE初筛,标准药敏实验方法进行确认,将CRE筛查阳性菌株利用NG-TestCARBA5试剂盒检测菌株KPC、NDM、VIM、IMP、OXA-48等五种主要碳青霉烯酶,对阳性菌株的碳青霉烯酶基因采用PCR扩增和电泳确认。结果:共筛查ICU患者送检筛查标本3658份,初筛实验检出CRE菌株45株,其中43株为真阳性,真阳性率95.6%(43/45),CRE筛查总体阳性率1.2%(43/3658)。43株CRE中,检出28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占比65.1%,8株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占18.6%,7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占16.3%。产KPC酶菌株29株,占67.4%;产NDM酶15株,占34.9%,同时产KPC酶和NDM酶1株,占2.3%。结论:通过主动筛查早期发现并干预CRE定植患者,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及时对CRE定植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有助于整体的感染防控。
- 崔晓笛董秀涛李晓凤万芙荣徐亚敏曾誉刘畅鞠雁冲郝明巨
-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 2014—2021年山东省某医院血流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 2023年
- 目的探讨引起血流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ruginosa)的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的型别。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引起血流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94株。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菌种鉴定,使用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药敏分析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18种常见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检测。应用MLST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型。采用卡方检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 resistant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 susceptiblepseudomonas aeruginosa,CSPA)菌株的耐药及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94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19株(20.2%)为多重耐药(MDR)菌株,其中有17株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株,2株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株。所有菌株均包含10种以上的毒力基因,除exoU基因外,其余基因的检出率均在83%以上。本研究共发现66个ST型,包括59个已知ST型和7个新ST型。其中ST244(11株,11.7%)和ST270(7株,7.4%)为优势型别,两种型别的菌株具有相同的毒力基因分布,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所差异,其中ST244型别的菌株中有54.5%(6株)的为CRPA,但7株ST270型别的菌株则均为CSPA。结论引起血流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处于较低水平,但存在一定数量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这些菌株具有较高毒力基因携带率和分子多态性特征,在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 王嘉正董秀涛张晓宁邓飘程芳马万山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
- 口腔感染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一例被引量:2
- 2020年
-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non-O1 non-O139Vibrio cholerae,NOVC)感染常与腹泻、肠道外感染有关,如菌血症、中耳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口腔感染NOVC的病例极少被报道。现报道1例食管癌术后化学治疗患者口腔出现NOVC感染。患者以腹泻、腹痛伴发热起病,口唇和脸颊出现血疱,上下唇内侧和上腭黏膜出现广泛糜烂,舌底出现较大溃疡创面,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后腹泻好转,口腔感染症状消失。
- 解鸿翔解鸿翔刘翠萍吕士玉董秀涛董秀涛孙晓军
- 关键词:口腔感染
- 2018-2023年山东地区某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液分离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的临床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变化。方法: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3年12月临床血标本中非重复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Bruker MALDI-TOF或VITEK-2 Compact自动化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纸片扩散法或VITEK-2 Compact自动化药敏系统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回顾性分析药敏结果。药敏结果判断采用2023年CLSIM100中规定的折点。使用WHONET 2023、SPSS25.0和Graphpad Prism 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3年六年间在血标本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309株,占比8.06%,其中对甲氧西林耐药的SAU菌株(MRSA)77株,占比24.92%。科室分布主要为肾内科(22.33%)、ICU(20.39%)、儿科(7.77%)、肿瘤科(5.18%)、血液内科(4.85%)等。药敏情况:6年间SAU菌株对苯唑西林耐药率呈迁回下降趋势,其中2021年最高(31.48%)。SAU对青霉素呈现高耐药率,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等耐药的SAU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四环素等的耐药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SAU患者临床分布广泛,我院血标本中SAU感染较集中的科室是肾内科、ICU和儿科,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应持续提高标本送检率,提升标本送检质量,持续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抗菌药物管理,积极倡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为临床提供用药指导,降低耐药率。
- 冯莉娅崔晓笛刘珂董秀涛李晓凤郝明巨石晓红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率血标本
- 致关节感染皮疽诺卡菌的耐药表型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致关节感染的两株皮疽诺卡菌(Nocardia farcinic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2020年1月收集两株导致老年患者膝关节感染的皮疽诺卡菌菌株,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对细菌进行鉴定,根据CLSI M24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通过ABRicate工具比对获得性耐药和毒力基因,Snippy等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同源性等基因特征分析。结果本研究的临床分离株均为皮疽诺卡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TMP/SMX)耐药,对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和含有酶抑制剂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携带A类β内酰胺酶基因far‑1、RNA聚合酶结合蛋白基因RbpA、多耐药外排泵转录激活因子基因MtrA和调节转录因子基因vanR‑O,分别介导对β内酰胺抗生素、利福平、大环内酯类药物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不含有获得性TMP/SMX耐药基因,二氢叶酸还原酶家族基因存在多个错义突变,均携带与结核分枝杆菌同源的icl、mbtH、phoP、relA毒力基因,SNP同源分析表明两株皮疽诺卡菌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两株菌仅存在10个SNP位点、6个复合基因和1段基因缺失变异。结论全基因测序技术有助于研究诺卡菌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机制;皮疽诺卡菌对TMP/SMX耐药现象需要重视,参与二氢叶酸代谢途径的酶基因突变有可能是TMP/SMX耐药的原因之一。
- 王红程芳董秀涛李晓凤王玉娇郝明巨
- 关键词:耐药二氢叶酸还原酶同源分析
-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微生物学特征与毒力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3年
-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能够引起健康个体的社区获得性感染,比经典的肺炎克雷伯菌更具毒性。hvKp在亚洲首次被发现,是化脓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除肝脓肿外,hvKp与肺炎克雷伯菌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很强的转移能力,包括肺、眼和中枢神经系统。由于导致高毒力的遗传决定因素通常在毒力质粒及染色体移动遗传元件上,该文对其与毒力相关的微生物学特征与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早期识别、感染控制和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线索。
- 董秀涛崔晓笛石晓红郝明巨
- 关键词: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因子
- 山东地区某医院脑脊液培养阳性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脑脊液分离株的临床分布并进一步探索这些菌株的耐药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2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脊液培养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共分离得到脑脊液培养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35株,检出数最多的科室为神经外科。41~60岁的中年患者以及男性患者是分离率最高的人群。除阿米卡星外,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结论:神经外科、男性及41~60岁的中年患者应该成为重点关注人群。由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在这些菌株中占据较大比例。动态掌握脑脊液培养阳性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征,对于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院感防控至关重要。
- 鞠雁冲徐亚敏董秀涛曾誉闫艳石晓红邓飘王嘉正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脑脊液碳青霉烯药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