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越崎

作品数:25 被引量:14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凹陷
  • 11篇歧口凹陷
  • 6篇成藏
  • 5篇油气
  • 5篇勘探
  • 4篇岩性
  • 4篇盆地
  • 4篇斜坡
  • 3篇地质
  • 3篇砂岩
  • 3篇声波
  • 3篇渤海湾盆地
  • 3篇测井
  • 3篇测井曲线
  • 3篇成藏模式
  • 3篇储层
  • 3篇存储介质
  • 2篇地层
  • 2篇断层
  • 2篇岩性油气藏

机构

  • 24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技术有限...
  • 1篇安东石油技术...

作者

  • 25篇董越崎
  • 12篇马建英
  • 12篇周可佳
  • 11篇石倩茹
  • 10篇韩国猛
  • 8篇王昌丽
  • 7篇赵军
  • 7篇周立宏
  • 6篇牟连刚
  • 6篇陈双清
  • 6篇周素彦
  • 6篇陈长伟
  • 6篇唐鹿鹿
  • 5篇尹玲玲
  • 4篇付东立
  • 4篇李洪香
  • 4篇任仕超
  • 3篇司维柳
  • 3篇杨飞
  • 3篇张睿

传媒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录井工程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年份

  • 6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歧口凹陷斜坡区岩性油气藏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被引量:9
2013年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富油气凹陷之一,具有凸少坡广的特点,斜坡区是岩性地层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根据湖盆结构特点,可将斜坡进一步划分为阶状断裂斜坡、多阶挠曲斜坡、旋转掀斜斜坡和简单斜坡4类。通过开展斜坡特征、控砂机制、油气输导体系等研究,建立了不同类型斜坡区油气成藏模式,提出了斜坡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具有"高油低气、复式叠加连片成藏、优势相富集"的成藏规律,有效地指导了斜坡区油气勘探,并发现了埕海断坡、歧北斜坡等规模储量区带。
李洪香董越崎王国华董德国王莉
关键词:歧口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
歧口凹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生排烃特征、发育古环境、有机岩石学及原油特征等手段,探讨歧口凹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生烃、排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具有集中排烃、高效排烃的特点。沙一下段烃源岩发育的环境主要为干旱气候下的咸水环境。藻类及显微组分中的矿物沥青基质是低熟烃源岩形成低熟油气的物质基础。歧口凹陷存在大量未熟-低熟的原油。
董越崎刘庆新李洪香刘子藏刘学超李宁
关键词:有机岩石学歧口凹陷
板桥次凹深层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及认识被引量:4
2014年
板桥次凹地层整体北厚南薄,表现为北断南超的构造特征,东西向表现为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深层沙三段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剩余资源量较大,是寻找大型天然气藏的有利地区。为明确深层天然气的勘探潜力,通过开展构造演化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认为板桥次凹早断、中凹、晚隆的构造背景控制了砂体在构造主体区的发育程度,砂体与烃源岩匹配,有利于深层天然气藏的形成。构造背景是油气运聚成藏的主要指向,储集层发育控制了油气成藏规模及平面展布特征,运移路径及遮挡条件控制了油气成藏类型、模式及富集程度。通过开展斜坡区构造背景、控砂模式、控藏机制等成藏主控因素的研究,明确板桥次凹深层构造形态比较完整,砂体比较发育,沙三段烃源岩为好烃源岩,且泥岩具有较好的封堵能力,油气藏属于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型的构造岩性油气藏。综合分析认为,板桥凹陷深层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主要的目的层。
李洪香王昌丽王国华赵同泽董越崎王莉
关键词:烃源岩评价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滨海断鼻断-砂组合模式与油气成藏被引量:19
2019年
基于地震、测录井等资料,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滨海断裂下降盘的滨海断鼻为对象,开展断裂特征、砂体展布及断-砂组合与油气成藏分析,揭示断陷湖盆断裂发育区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断鼻新生代构造特征具有东西分带性,西段断裂主体区构造简单,东段帚状断裂区构造复杂,发育多组断裂。断裂演化的差异控制了砂体的空间展布,砂体在断鼻中段顺港东断裂下降盘的断槽带呈大面积连片分布,形成顺向型断-砂组合模式,而断鼻东段断裂活动时期较晚,砂体受古地貌控制呈多期次北南向指状展布,与断裂匹配形成垂向型断-砂组合模式。断裂与砂体、油源及盖层的配置关系决定了油气的垂向输导能力、平面展布及纵向分布特征,在断鼻中段及东段分别形成了单条主断裂供烃-断砂顺向匹配-多层系立体含油和断裂系复式输导-断砂垂向匹配-条带状叠置含油两种油气成藏模式,控制了滨海断鼻油气分布和富集程度的差异。
周立宏韩国猛董越崎石倩茹马建英胡瑨男任仕超周可佳王锦程司维柳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油气成藏
一种油层组级别断层活动速率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层组级别断层活动速率的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对预设目的层各个油层组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等间距采样;对选定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频谱分析,确定其存在米氏天文旋回信息;对选定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滤波分析,获取米氏天文...
赵军马建英周可佳杨昱琦刘鸿洲王昌丽董越崎张睿陈双清周义
预测致密砂岩储层有效孔隙度的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测致密砂岩储层有效孔隙度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致密砂岩储层中多个深度点的有效孔隙度和杨氏模量,确定有效孔隙度与杨氏模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目标致密砂岩储层的泊松比属性...
马建英周可佳赵军董越崎王昌丽刘鸿洲陈双清尹玲玲杨昱琦周义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古近系沙二段滨浅湖滩坝沉积模式与勘探实践被引量:3
2023年
近年来,滩坝砂体作为陆相滨浅湖重要的岩性油气藏勘探评价目标,增储作用愈发突出。针对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沙二段)分析滩坝砂体的形成机制和空间分布规律,指导油田滩坝砂体勘探。基于沉积古背景分析,认为沙二段滩坝砂体主要发育在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早期阶段,滨Ⅳ上、滨Ⅲ下油组沉积时期规模最大;在邻近物源供给充足、往复动荡的水动力及湖盆底形的影响下,水下古隆起控制厚层坝砂的沉积分布。利用地震模型正演技术,明确了厚层坝砂地震响应特征;根据频谱分析法,确定了厚层坝砂低频率—强振幅门槛值,采用低频率—强振幅属性融合技术,预测了厚层坝砂的有利发育区。通过滩坝砂体勘探实践研究,建立了构造宽缓浅水区圈定滩坝范围、水下古隆起锁定厚层坝砂、低频率—强振幅属性融合确定厚层坝砂有利发育区的勘探评价方法。优选出歧北斜坡沙二段3个坝砂有利发育区,钻探4口井获工业油气流,钻井成功率达到100%。勘探实践表明,歧北斜坡滩坝砂体发育,尤其是厚层坝砂产量高、油藏富集,是老油区增储建产的重要接替领域和方向。
周立宏韩国猛马建英牟连刚赵军周可佳王昌丽董越崎孟立娜周素彦陈双清尹玲玲
关键词:沙二段地震正演
歧口凹陷西南缘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古环境特征与沉积模式被引量:13
2020年
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是歧口凹陷重要的页岩油发育层系,为进一步了解该段细粒沉积岩沉积环境、旋回特征和沉积模式,利用地震、测井、录井和系统取心分析资料对目的层位展开综合研究。研究区细粒沉积岩包括长英质页岩、碳酸盐质页岩(白云岩、灰质页岩、白云质页岩)、黏土质页岩和混合质页岩4种类型,混合质页岩、长英质页岩和碳酸盐质页岩占优势;总体为还原—强还原沉积环境,水体盐度较高,主要受陆源碎屑沉积和生物化学沉积作用控制;宽缓湖湾与歧口主凹之间形成高盐度带,受准同生期蒸发浓缩作用,滨—浅湖带高密度富Mg2+超咸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湖底向湖盆内部流动,早期形成的方解石发生白云石化,形成准同生白云岩;岩性组合受旋回控制作用明显,短期反—正旋回转换面之下位置发育一层稳定白云岩或白云质页岩,碳酸盐岩(甜点段)发育于长期旋回内的下降期半旋回,上升期长期旋回主要发育黏土质混合页岩和黏土质页岩(隔板层),进一步可以总结出强陆源碎屑供给区细粒沉积模式和弱陆源碎屑供给区细粒沉积模式。
周立宏韩国猛马建英陈长伟杨飞张莉华周可佳陈双清杨帆董越崎周静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页岩油
一种关于陆相深水重力流粒度分类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于陆相深水重力流粒度分类识别方法,其步骤为:获取岩石粒度数据;采用乌登‑温特沃思Φ粒级分级标准对岩石粒度数据进行粒度分析,获得粒度Φ值;统计粒度Φ值,得出粒度出现的频率,累加起来为累计频率值;将累计频率...
周立宏韩国猛牟连刚石倩茹马建英付东立董越崎周可佳唐鹿鹿周凤春任仕超孙莉莉张明振
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岩性油气藏及其勘探方法被引量:15
2014年
歧口凹陷作为渤海湾盆地一个富油气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凹多、凸少、斜坡类型多的特点。随着勘探程度不断提高,斜坡区是今后勘探的重点领域。以歧北斜坡为例,通过强化斜坡成因演化及控砂、控藏机制研究,明确"基底差异沉降控制斜坡构造的形成,基底断裂控制斜坡构造的发育样式"斜坡构造成因机制、"内外物源供砂、调节沟槽输砂、陡缓坡折控砂"斜坡区多元控砂机制、"复式输导、2期充注、高油低气、差异聚集、优势相富集"斜坡区岩性地层控藏机制。创新发展了斜坡区油气成藏理论,探索形成了"选斜坡—建模式—求突破—描砂体—优方案"富油气凹陷斜坡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工作方法。有效指导了歧口凹陷斜坡区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探实践,发现规模储量区。
董越崎李洪香王莉刘学超王秀萍李宁
关键词:歧口凹陷成藏模式勘探方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