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文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专利信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采水驱前缘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采时各层注水推进速度差异较大的问题,为准确计算各层水驱前缘的位置,利用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建立理论模型,推导了考虑油相非线性渗流特征的水驱前缘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渗透率级差、注采井距、非线性渗流特征对水驱前缘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越小,水驱前缘距注水井的距离越小,且考虑非线性渗流特征计算出的水驱前缘更小;注采井距越大,水驱前缘位置与注水井距离变大,但是无因次水驱前缘变小,而不考虑非线性的无因次水驱前缘保持不变,反映出非线性渗流特征使油藏开发效果变差.
- 徐庆岩蒋文文何英齐亚东
- 关键词:特低渗透多层油藏水驱前缘非线性渗流注采井距
- 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采评价新指标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特低渗透多层油藏的层间非均质性和流体的非线性渗流特征,采用天然露头平板大模型并联驱替的物理模拟方法和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对特低渗透多层油藏合采的开发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采时的总体采出程度与渗透率级差、平均渗透率、开发层数和地层油粘度均有关系。渗透率级差越大,总体采出程度越低,相对高渗层与相对低渗层的采出程度差值越大;平均渗透率越高,总体采出程度越高;开发层数越多,地层油粘度越大,多层合采时的开发效果越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元综合影响因子"的概念来评价多层合采的开发界限。计算分析表明,多层合采的综合采出程度与四元综合影响因子呈幂函数递减关系,"四元综合影响因子"可以作为评价多层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
- 徐庆岩蒋文文林伟张磊魏林果杨正明
- 关键词:非线性渗流物理模拟多层油藏特低渗透油藏
- 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采物理模拟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针对特低渗透多层油藏的层间非均质性特征,采用天然露头平板大模型并联驱替的方法进行模拟,从非线性渗流规律、产量规律和流场分布规律三个方面对多层合采的开发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板模型渗透率越低,在相同驱替压力梯度下无因次渗透率越小,非线性渗流特征越显著;平板模型并联驱替时,渗透率较低的模型流速较小,且流速的差异程度超过了渗透率的差异程度;随着平板模型渗透率和驱替压差的增大,模型整体注入波及和驱替效果逐渐变好。
- 徐庆岩于靖之王雪芹巫聪蒋文文滕起
- 关键词:特低渗透多层油藏物理模拟非线性渗流
- 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衰竭开采参数优选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压裂裂缝各参数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应用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以长庆油田某区块为研究对象,给出特定区块的最优裂缝参数,并分析各裂缝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特定储集层渗透率条件下,压裂水平井具有最优的水平井长度、裂缝形态、裂缝条数、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通过不同渗透率级别和水平井长度下的裂缝参数优选可知,对于压裂水平井衰竭开采效果最为敏感的参数是裂缝条数,其次是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最为不敏感。
- 徐庆岩王红彬姜明玉蒋文文吴向红
-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
- 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开采井网产能预测新方法被引量:5
- 2014年
- 压裂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开采是有效开发特低渗透油藏的主要手段。压裂水平井产能是决定特低渗油藏开发成败的关键技术指标;但目前能够准确快速获得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开采的压裂水平井产能的方法很少。基于此,采用当量井径模型与叠加原理结合,联合经典面积井网的产能计算公式;并考虑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对渗透率进行修正,最终得到压裂直井与压裂水平井联合井网的产能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公式具有计算简单、结果可靠的特点,适合现场产能快速评价。
- 徐庆岩于靖之蒋文文杨正明吴向红
- 关键词:特低渗透压裂水平井联合井网产能预测非线性渗流
- 超低渗油藏水平井与直井联合井网参数优化被引量:7
- 2014年
- 针对元284区块压裂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开采井网参数优化问题,利用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对水平井长度、裂缝分布形态、注水井井间距离、注水井排与水平井垂直距离、稳油控水政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元284区块最佳的水平井长度为800 m,裂缝分布形态为间断型纺锤形分布,注水井井间距离为500~ 550 m,注水井排与水平井垂直距离为350~ 400 m,采用缩短中间裂缝长度至80m和减半中间注水井注水量的方法,可取得稳油控水的效果.该参数优化方法对同类油田的优化设计有借鉴意义.
- 徐庆岩蒋文文王学武吴向红何英
- 关键词:联合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