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军
- 作品数:25 被引量:1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国家信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协同创新视角下数据价值的构建及量化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针对数据价值研究缺少理论指导、欠缺定量分析的不足,文章基于协同创新理论,从主体—客体—载体三维协同方面,对数据价值内涵进行了阐述,从跨维运动角度提出了数据价值包括内在价值、表征价值、应用价值三类。同时,以案例研究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三类数据价值的具体构成,构建了数据价值的量化评估指标,为量化数据的开发程度、利用程度以及各主体的投入情况、价值分配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文章不仅拓展了协同创新理论的应用领域,也为数据价值研究探寻了有效指导理论。
- 郭明军于施洋于施洋王建冬
- 关键词:数据价值协同创新大数据
- 我国数据空间建设:核心要件、发展路径与推进策略
- 2024年
-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和数据成为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要素。构建国家数据空间,高效统筹利用算力和数据等战略资源,是加快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举措。本文立足我国数字化发展实际,借鉴国外数据空间建设经验,提出了网络传输体系、算力调度体系、数据应用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数据空间总体架构,明确了起步验证、打造样板、创新驱动的“三步走”发展路径,并从统筹推进机制、示范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创新、标准规范建立、算力与数据基础设施化、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以期为我国加快数据空间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 郭明军郭巧敏马骁庾朝富
- 关键词:数据空间
- 我国大数据发展指数构建及实践应用--从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的视角被引量:6
- 2022年
- 针对大数据发展指数研究数据源较单一、无法覆盖到各城市的不足,从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的全量数据融合视角,在充分融合政务数据、企业数据、互联网数据的基础上,从基础能力、创新应用、综合保障3个维度,构建了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相融合、全景式展示各城市大数据画像的大数据发展指数,客观评估我国大数据的发展水平,为政府治理、产业发展及民生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客观数据参考。
- 郭明军陈沁安小米安小米王建冬
- 关键词:数据融合
-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总体框架与战略价值被引量:31
- 2021年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推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从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政策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深度剖析了制约我国大数据协同创新发展面临的数据中心布局、算力资源结构、数据流通融合、数据应用创新和数据安全防护等五大瓶颈性问题,从"数网""数枢""数链""数脑""数盾"五个方面解析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总体框架,基于"聚焦一条主线、把握两大定位、实现三个一体化"视角,阐述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战略价值,以期对促进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深化大数据协同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 易成岐窦悦陈东陈东郭明军
- 关键词:大数据一体化协同创新数字经济
- 西方国家互联网治理的经验与误区被引量:6
- 2016年
- 总结归纳了西方国家互联网治理的成功经验,包括不断完善互联网治理法制体系,注重各监管机构的协调和信息共享、强调政府、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共同参与,注重对互联网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互联网监管机构日趋统一化和高级别化,高度重视对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开发利用,加强运用互联网正面引导舆论等方面;分析了当前西方国家互联网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互联网霸权、隐私保护隐患、信息歧视、政治干预和数据开放质量不高等问题或误区,以期为中国提升新常态下互联网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 童楠楠郭明军孙东
- 关键词:互联网治理信息弱势群体隐私保护
- 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平台化对接的演进历程及政策启示被引量:20
- 2020年
- 我国政务数据与包括企业数据在内的社会数据的融合研究,起步较晚且滞后于实践。针对目前没有两类数据融合利用演进历程研究,缺乏数据融合时具体形态分析,基于演化视角,通过将数据融合演进与经济发展紧密融合,回溯工业经济、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融合过程,以案例研究、对比研究、演绎推理等方式,总结提炼并剖析政企数据融合利用1.0、2.0、3.0、4.0模式的内涵、特点及过程,提出每种模式对应的数据存在形态。研究发现,未来四种模式将长期并存,新兴的3.0、4.0模式将从权属关系、存在形态、主体协同等方面,对未来政府数字治理产生深刻影响。
- 郭明军王建冬王建冬安小米张何灿
-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数据数据融合
- 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三螺旋”运行机制的内涵、模型及验证被引量:10
- 2021年
- 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已成为释放数据价值、打造数字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及公共价值理论,遵循"理论指导-模型构建-实践验证"的思路,创新性提出了"三螺旋"运行机制,并通过三个典型案例进行了验证分析,从参与主体、所用数据、依托平台角度,明确了政社数据对接利用的主要环节、对接利用过程等内容,探索了政府、企业、社会如何分工协同、如何选择建设模式等难题的解决方式,回答了"谁来运行"(WHO)、"运行什么"(WHAT)、"运行流程"(HOW)等问题,为高效推动政社数据对接利用,提升政府决策的精准性、民生服务的便利性和产业发展的高效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 郭明军于施洋安小米王建冬
- 关键词:协同创新公共价值
- 权益保护视角下全国一体化数据登记体系建设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数据登记是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登记体系,对于推动数据权属确认、促进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化发展、维护数据要素市场秩序、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梳理国内数据登记领域的实践探索,基于权益保护视角,以数据权益保护为着力点,在数据权利法律缺位的条件下,构建了集数据登记客体、登记效力、登记审查和登记内容“四位一体”的全国一体化数据登记体系,并提出用于数据资源统筹集中监管、支撑数据流通交易记录溯源、提供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统一证明、提供数据资产权利担保通用凭证四个典型应用场景。
- 孙湛郭明军曾丽
- 关键词:数据市场
- 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平台化对接研究——模型构建与案例验证的视角被引量:9
- 2020年
- 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融合是大数据时代提升国家数据治理能力的战略支点。文章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融入价值理论,从协同域、价值域出发,构建了"主体、客体、载体"以及"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三体两向"分析模型,进而研究了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平台化对接的三种机制。依据该分析模型,对国内三类典型实践案例进行了剖析,明确了各案例的机制与模式,指出了实践中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今后开展数据对接融合理论探索及实践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 于施洋郭明军王建冬王建冬安小米
- 关键词:协同创新分析模型
- 全国一体化数据交易场所体系的总体布局及推进路径研究被引量:10
- 2024年
- 推进全国一体化数据交易场所体系建设对于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一数据要素大市场构建和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数据交易场所布局散、标准乱、定位模糊等问题,基于“全国一体、分层分级、互联互通”的总体考量,初步构建了“1+N+X”全国一体化数据交易场所体系,明确了国家级、区域级、行业级数据交易场所差异化的业务定位和互联互通方式,并从启动数据交易场所试点、加强数据交易场所规则标准“软联通”、推进数据交易基础设施“硬联通”和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路径。
- 窦悦郭明军张琳颖孙湛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