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晓月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葡萄
  • 3篇葡萄柚
  • 3篇贮藏
  • 3篇贮藏期
  • 3篇病原
  • 2篇蓝莓
  • 1篇调节剂
  • 1篇叶面
  • 1篇叶面喷施
  • 1篇育苗
  • 1篇栽培
  • 1篇栽培基
  • 1篇栽培基质
  • 1篇真菌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生长
  • 1篇植物生长调节
  • 1篇植物生长调节...
  • 1篇容器苗
  • 1篇容器育苗

机构

  • 5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6篇郭晓月
  • 5篇刘惠民
  • 4篇邓佳
  • 3篇刘鹏
  • 2篇王连春
  • 2篇史正军
  • 2篇吴亚楠
  • 2篇刘婷
  • 1篇王芳
  • 1篇吴海波

传媒

  • 3篇现代园艺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葡萄柚种子无菌苗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被引量:8
2015年
以葡萄柚种子在无菌条件下萌发的幼苗作为外植体供体,子叶切断作为丛生芽初代诱导培养的接种材料,以MT作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组合、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选择最佳初代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对葡萄柚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葡萄柚种子经预处理后,先用75%酒精表面灭菌15 s,再用0.1%Hg Cl2浸泡20 min的消毒效果最好,污染率为18.33%,萌发率为89.91%;(2)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T+1.0 mg·L-16-BA(6-苄氨基腺嘌呤)+0.2 mg·L-1IBA(吲哚丁酸)+0.2 mg·L-1GA(赤霉素)+蔗糖40 g·L-1,腋芽诱导率较高,为93.33%;(3)浓度为0.2 mg·L-1的GA能提高初代培养的腋芽诱导率,但还达不到显著水平;(4)继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T+0.5 mg·L-16-BA+0.2 mg·L-1IBA+0.2 mg·L-1GA+蔗糖40 g·L-1,丛生芽增殖系数达到4.25,芽深绿色,茎粗壮,节间较长,生长旺盛;(5)浓度为0.2 mg·L-1的GA能显著提高继代培养的增殖系数;(6)最适合继代培养的蔗糖浓度为40 g·L-1,丛生芽长势极好;(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T+NAA 0.2 mg/L+蔗糖40 g·L-1+AC 0.1%,生根率达68.89%,根粗壮;(8)生根苗移栽30 d后成活率在75%以上。该研究建立了葡萄柚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为葡萄柚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行的技术依据。
叶维雁郭晓月刘惠民王连春刘鹏吴海波
关键词:葡萄柚种子植物生长调节剂初代培养继代培养
叶面喷施硼肥对葡萄柚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为改善葡萄柚果实品质,在其果实发育期(花后30~180天),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平(0.2%、0.4%、0.6%)的硼肥,研究不同叶面硼肥处理对葡萄柚果实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叶面喷施硼肥促进葡萄柚果实总糖、可溶性固形物、Vc、果肉硬度、单果重和可食率,降低了果实总酸含量。0.2%~0.4%范围内,葡萄柚果实品质随喷施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综合试验结果,缺硼葡萄柚果树,可在果实发育期叶面喷施4~5次0.4%的硼砂溶液果实品质效果最好。
郭晓月史正军邓佳刘惠民
关键词:葡萄柚果实品质
蓝莓贮藏期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8
2015年
为明确云南省玉溪市蓝莓采后贮藏期引起果实腐烂的病原真菌种类,以采自澄江地区的蓝莓鲜果贮藏自然发病的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病原菌,经形态学观察和ITS rDNA(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序列测定分析,对相关病原真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从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生病害的蓝莓果实上分离到3株病原真菌,经鉴定3株真菌分别为枝孢菌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匍柄霉属(Stemphylium);该研究可为澄江地区蓝莓贮藏期腐烂病害的预防和控制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理论依据。
郭晓月丁雅迪邓佳刘惠民叶维雁刘鹏
关键词:蓝莓病原真菌
葡萄柚贮藏期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
2016年
为明确云南省元江地区"哈路比"葡萄柚贮藏期果实病原细菌的种类,为葡萄柚的长期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采后葡萄柚果实为试材,于室温贮藏(温度18~22℃,湿度80%~90%),从新发病的葡萄柚果实的病健交界处获取分离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病原菌,运用传统形态学鉴定、革兰氏染色进行初步鉴定;并采用分子鉴定法进行综合鉴定。试验通过组织分离法共分离出3株病原细菌,分别命名为Y-1、Y-2、Y-3。经致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3致病性最强;经传统形态学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比对综合鉴定,3株细菌分别隶属于2个系统发育分支,所测得细菌菌株Y-1与Serratia marcescens DSM30121T(AJ233431)相似性为99.23%;菌株Y-2与Enterobacter asburiae JCM6051T(AB004744)相似性为97.73%,菌株Y-3与Enterobacter cancerogenus LMG2693T(Z96078)相似性为97.23%。其结果明确了元江地区葡萄柚贮藏期病原细菌的种类有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云南省元江县"哈路比"葡萄柚贮藏期的优势致病细菌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这为以后葡萄柚贮藏保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郭晓月邓佳刘惠民叶维雁丁雅迪刘婷吴亚楠
关键词:葡萄柚病原菌
蓝莓贮藏期病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6
2015年
为明确云南省玉溪市蓝莓果实腐烂的病原细菌种类,对玉溪市澄江地区蓝莓果实进行致病细菌分离,对分离的病原细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从发病腐烂的蓝莓果实上分离出3株病原细菌,初步确定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和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研究结果对玉溪澄江地区蓝莓贮藏期腐烂病害的防治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将提供一定的参考理论依据。
邓佳郭晓月史正军王芳
关键词:蓝莓细菌
不同栽培基质对牛角瓜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4,3}单形重心混料试验设计,以生物量、根冠比和根系为主要分析指标建立回归方程,参考地上部分生长指标,分析泥炭、蛭石、珍珠岩和红壤4种基质对牛角瓜容器苗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基质配比对容器苗生长和根系发育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基质对牛角瓜容器苗苗高、地径、总干质量和根表面积的影响规律不同,影响力大小顺序为泥炭>蛭石>红壤>珍珠岩;采用V(泥炭)∶V(蛭石)=0.2∶0.8育苗基质配比培育的容器苗,总体水平优于其他基质配比,是较为理想的配比组合,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刘婷刘鹏刘惠民王连春吴亚楠郭晓月
关键词:基质配比容器育苗根系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