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平
-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水体营养水平及附着藻类对苦草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为研究不同水体营养水平及附着藻类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选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作为研究对象,在4种水体营养水平下进行42 d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中营养及富营养处理组苦草的相对生长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附着藻类生物量与贫营养及重富营养处理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贫营养处理组苦草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苦草氮磷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水体营养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且贫营养及中营养处理组与富营养及重富营养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水体叶绿素a含量差异不明显。表明在中营养(TN=0.8 mg/L,TP=0.08 mg/L)条件下,苦草的生长情况最佳。
- 李佩谢从新何绪刚黄海平张松
- 关键词:营养水平苦草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附着藻类
- 水蕹菜浮床对草鱼主养池塘轮虫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研究了水蕹菜浮床对草鱼主养池塘轮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共检出轮虫38种,隶属于2纲14属,其中浮床池塘出现轮虫36种,而非浮床池塘28种。浮床池塘与非浮床池塘的优势种组成基本类似,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以及长肢多肢轮虫(Polyarthra dolichoptera)为共有优势种;浮床池塘与非浮床池塘的轮虫平均密度分别为1892和2255 ind./L,差异极显著(P<0.01);浮床池塘与非浮床池塘轮虫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535和1.405 mg/L,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水蕹菜浮床显著促进了轮虫种类数增加,提高了轮虫多样性和均匀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轮虫小型化。
- 李爽谢从新何绪刚张敏游鑫董加沙黄海平段晓姣
- 关键词:轮虫群落结构生物量
- 密度和收割对水蕹菜净水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通过在水桶试验中设置2种不同处理方式(密度和收割),研究水蕹菜(Ipomoea aquatic Forsk)对富营养水质的净化特性及效果。结果表明:室外培养12 d,高密度组(10 g/L)对NO2-、NO3-、PO32-、TN、TP和Chl-a的平均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0.88%、93.98%、98.96%、82.36%、88.89%和89.33%,显著高于对照组(0 g/L);收割有助于刺激植物加速分蘖、促进植物对N、P元素的吸收固定,并改善水体的DO;水蕹菜组织N、P含量在试验前后发生变化,并与生长水体中的N、P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植物固定对水体中N、P去除的贡献率与植菜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占高密度组水体中TN、TP去除总量的52.05%和40.41%,为试验组水体中N、P去除的主要途径。
- 黄海平谢从新何绪刚胡雄李佩陈见张松
- 关键词:水蕹菜水质净化收割
- 苦草对NH_4^+的吸收动力学被引量:3
- 2011年
- 以苦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光照、3种pH和3种温度条件下苦草对NH4+的吸收动力学以及苦草根叶的吸收差异。结果表明:弱酸性组(pH5.5)最大吸收速率和亲和力显著高于中性组(pH7.0)和弱碱性组(pH8.5);亲和力随照度增大而增大,但中等光强组的最大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温度试验中,最大吸收速率和亲和力先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升高,然后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叶在苦草全株对NH4+的吸收中占主导地位,3种环境因子通过对叶的作用来影响全株对NH4+的吸收效率。
- 张松何绪刚谢从新胡雄陈见黄海平李佩
- 关键词:NH4+苦草PH光照吸收动力学
- 拉萨裸裂尻鱼的食性被引量:19
- 2011年
- 分析了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在雅鲁藏布江逐季采集的149尾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younghusbandi)肠道内含物,对其食性和食物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拉萨裸裂尻鱼的摄食方式为刮食型,属于杂食性鱼类。全年摄食,但繁殖期间的亲鱼停止摄食。食物组成依照相对重要性(IRI%)依次为藻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其次是水生植物,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虫卵。使用Schoener重叠指数比较显示其在各季节之间、各不同体长组之间的食物组成有显著性的重叠(D>0.6)。
- 杨学峰谢从新马宝珊霍斌黄海平张惠娟许静
- 关键词:食性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