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叶栅
  • 3篇扩压
  • 3篇扩压叶栅
  • 2篇附面层
  • 2篇高负荷
  • 2篇高负荷扩压叶...
  • 2篇抽吸
  • 1篇端壁
  • 1篇叶顶间隙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数据处理
  • 1篇七孔探针
  • 1篇气动
  • 1篇气动性能
  • 1篇校准
  • 1篇校准方法
  • 1篇孔探
  • 1篇风洞
  • 1篇风洞试验

机构

  • 4篇大连海事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刘俊
  • 3篇陆华伟
  • 2篇郭爽
  • 2篇张永超
  • 2篇王安妮
  • 2篇韩兴伟
  • 1篇钟兢军
  • 1篇刘斌
  • 1篇杨益

传媒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端壁附面层抽吸控制高负荷叶栅间隙流动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弯角为60°的高负荷扩压叶栅,采用实验校核CFD方法探究带有叶顶间隙叶栅流场损失形成机制,并通过沿流向端壁开槽研究端壁附面层抽吸对流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负荷扩压叶栅间隙及角区无序性流动具有空间三维性,端壁抽吸可以延缓泄漏涡形成结点,消除泄漏涡破碎现象,改善流场结构.
张永超陆华伟王安妮韩兴伟刘俊
关键词:扩压叶栅附面层抽吸端壁
基于七孔探针环形校准与神经网络插值方法的研究
2025年
本文采用环形测点布置的七孔探针校准测试方法,在亚音速风洞进行试验得到校准数据。在已有的七孔探针校准插值研究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神经网络拟合插值方法并使用鲸鱼优化算法进行超参数优化。优化后的神经网络插值方法与传统的多项式插值、线性插值等方法对比后表明:环形测点布置的校准测试方法能简化七孔探针的校准试验,且能得到可靠的校准数据;多项式插值的角度误差高于0.5°,线性插值的角度误差在0.3°以内,未经优化的神经网络插值精度较低,部分点角度误差超过1°。相比较而言,优化后神经网络插值算法更具优势:插值精度最高,角度误差在0.2°以内,马赫数误差在0.8%以内,总压误差1.08%以内。
辛建池吴化银陆华伟田志涛刘俊
关键词:七孔探针校准方法神经网络数据处理风洞试验
附面层抽吸对高负荷扩压叶栅变冲角性能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针对高负荷压气机叶栅采用实验校核CFD方法对其冲角特性进行研究,并通过吸力面及端壁附面层抽吸加以控制,结果表明高负荷扩压叶栅小冲角范围内流场性能差别不大,随着正冲角增大,二次流加剧并扩展至整个流道。附面层抽吸可以减少掺混损失,且吸力面抽吸方案冲角特性优于端壁抽吸方式。
陆华伟张永超刘俊刘斌郭爽
关键词:附面层高负荷冲角抽吸
叶顶间隙影响高负荷扩压叶栅气动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高负荷扩压叶栅,实验测试了叶顶间隙尺寸变化对叶栅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马赫数和冲角固定时,随着间隙尺寸的增加,由于间隙泄漏流动与横向压力梯度的相互作用,近端壁附面层低能流体的聚集和发展受到影响,叶栅损失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存在最佳间隙尺寸使得损失最小。本文研究的高负荷扩压叶栅中实验测的最佳间隙为1%相对叶高。
陆华伟杨益刘俊郭爽王安妮韩兴伟钟兢军
关键词:高负荷扩压叶栅叶顶间隙气动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