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玲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兰州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性别话语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山水
  • 1篇山水文学
  • 1篇审美
  • 1篇清真
  • 1篇清真饮食
  • 1篇人格
  • 1篇人格理论
  • 1篇人格魅力
  • 1篇文化开发
  • 1篇文化开发研究
  • 1篇文学
  • 1篇旅游
  • 1篇旅游审美
  • 1篇跨性别
  • 1篇跨性别交际
  • 1篇话语
  • 1篇交际
  • 1篇归因

机构

  • 5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作者

  • 5篇刘晓玲
  • 1篇孙纪文
  • 1篇马正云
  • 1篇李惠
  • 1篇代蕾

传媒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开发研究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古代山水文学的现代旅游审美应用研究——以《古代旅游文学作品选读》为例被引量:4
2011年
旅游审美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审美主体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有层次的综合感知的过程,也是审美主体理智得到满足、精神得以愉悦的体验过程。爱美是人所共有的特性,但人的审美能力并非天生,一个人的美学修养需要培养方能提高。在旅游实践中的旅游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缺位及旅游行为失当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都昭示着这样一个问题:旅游审美需要学习。我国古代众多山水文学是创作者游历山水时的审美活动的记录,是现代旅游者学习旅游的丰富资源。撷取《古代旅游文学作品选读》中范文若干,从旅游者的视角分析山水文学的内容思想,行文特征,试探讨现代旅游审美可行的方法,以求教于现代旅游美学的研究者。
刘晓玲
关键词:山水文学旅游旅游审美
试用人格理论解读蔡元培人格魅力被引量:2
2007年
人格理论在文化人类学中是关于文化与人格关系的理论,人格魅力是理想人格对同文化的人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施加的影响力。蔡元培的人格是为中国知识阶层普遍所认可的魅力人格,笔者用文化人类学中关于人格理论的某些观点,结合蔡元培的人生阅历及其厉行改革取得的成果对中国新型文化教育的影响,来解释人格与文化的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蔡元培在中国文化教育领域里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
刘晓玲
关键词:人格理论
论卜松山的中国文化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汉学家卜松山致力于中国文艺美学研究和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文艺美学研究中"洞见"与"不见"并存;思想文化研究中显露出"学用一体"的倾向,暗含着强烈的对话情结。他的中国文化研究是"他者"视野下的文化研究,我们必须秉持辩证的态度而进行再接受。
刘晓玲孙纪文
关键词:中国文化研究
兰州清真饮食文化开发研究
2013年
穆斯林的建筑、服饰、饮食等民族特色极为鲜明,特别是清真饮食,其适应性广泛,不仅满足着穆斯林自身的需求,同时还拥有众多的非穆斯林消费者。在甘肃省兰州市,穆斯林饮食的生产与经营已占有市场的大半份额,开发潜力巨大。通过对兰州市清真饮食业发展调查,认为质量认证体系的建立是突破兰州清真饮食发展瓶颈的关键,经营观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特色系列产品的研发上市是清真餐饮业发展和保持活力必须解决的问题。
刘晓玲马正云代蕾李惠
关键词:清真饮食
跨性别交际中的性别话语特性及其归因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性别间因话语差异导致的误会屡屡发生,人们已经司空见惯,就是当事人也把因话语误会造成的心理的伤害当作瞬时的话不投机或性格不和而不以为意。笔者试图借用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研究的成果,分析性别话语背后的性别心理、特定的价值观、社会性别角色、社会化适应、家庭性别话语的再次定型或改变等对性别话语的影响,希望能在减少跨性别交际中的误会方面作些积极的探索。
刘晓玲
关键词:跨性别交际性别话语归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