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伟伟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正己烷
  • 2篇脱脂
  • 2篇响应面
  • 2篇响应面分析法
  • 2篇己烷
  • 2篇残油
  • 2篇残油率
  • 1篇蛋白
  • 1篇营养
  • 1篇营养评价
  • 1篇脂肪酸
  • 1篇生物碱
  • 1篇酸值
  • 1篇籽粕
  • 1篇脱脂工艺
  • 1篇稳定性
  • 1篇响应面法
  • 1篇响应面法优化
  • 1篇玛卡
  • 1篇毛油

机构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5篇陶宁萍
  • 5篇宁伟伟
  • 3篇荣旭
  • 1篇沈慧
  • 1篇李腾飞
  • 1篇何玉宁
  • 1篇张智力

传媒

  • 3篇中国油脂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玛卡中生物碱和芥子油苷的提取及其在玛卡酒中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以澳大利亚有机黄玛卡粉为原料,采用食用酒精提取有效成分,得到的提取液经浓缩、与白酒调制、冷沉、过滤等工序制得玛卡酒。以总生物碱和芥子油苷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食用酒精浓度、料液比、提取天数进行优化,并对其中生物碱、芥子油苷和玛卡酰胺的稳定性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食用酒精浓度90%、料液比100 mg/m L、提取天数6 d,提取液中生物碱、芥子油苷和玛卡酰胺提取率分别为91.10%±1.30%、92.28%±1.64%、90.50%±1.86%;最终玛卡酒产品中生物碱、芥子油苷和玛卡酰胺的保存率分别为81.20%±1.26%、68.33%±1.04%、81.76%±0.78%。对玛卡酒进行半年的贮藏性实验,发现芥子油苷含量降低最多,生物碱次之,玛卡酰胺稳定性良好。
赵林敏何玉宁沈慧宁伟伟陶宁萍
关键词:生物碱芥子油苷稳定性
高能电子束辐照对奇亚籽发芽率及奇亚籽毛油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奇亚籽繁殖力超强,引入我国易形成优势种群,破坏生态系统,因此考虑对奇亚籽进行灭活后引入。探究利用辐照技术使奇亚籽丧失活力,并研究辐照对奇亚籽毛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可延缓奇亚籽开始萌发的时间,并使其发芽率降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10 k Gy处理时奇亚籽发芽率为0;10 k Gy辐照处理与不经辐照处理的奇亚籽毛油相比,酸值显著升高(P<0.05)(但仍符合亚麻籽油的一级标准),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差异不显著(P>0.05);辐照处理后奇亚籽毛油的品质高,符合亚麻籽油的一级标准。
高亚灵陶宁萍宁伟伟荣旭张智力
关键词:发芽率酸值脂肪酸
奇亚籽蛋白的提取和营养评价被引量:7
2018年
以奇亚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奇亚籽蛋白,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奇亚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对提取的奇亚籽蛋白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和评价,并与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奇亚籽蛋白的等电点为4.2;在液料比35∶1、p H 9.5、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40 min、重复提取2次的条件下,奇亚籽蛋白的提取率达到61.52%;奇亚籽蛋白氨基酸总量为(991.84±0.26)mg/g,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51.14±0.18)mg/g,均高于大豆分离蛋白;根据EAAI,奇亚籽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比大豆分离蛋白更接近标准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文宁宁伟伟陶宁萍
关键词:碱提酸沉氨基酸分析营养评价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奇亚籽粕脱脂工艺
以奇亚籽粕为研究对象,选取正己烷作为脱脂溶剂对奇亚籽粕进行脱脂,用残油率作为衡量脱脂工艺的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奇亚籽粕脱脂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回归方程模型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次数3次、料液比1∶6 g/mL、浸出温...
宁伟伟陶宁萍荣旭上官靖
关键词:脱脂残油率正己烷响应面分析法
响应面法优化奇亚籽饼脱脂工艺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以奇亚籽饼为研究对象、正己烷为溶剂,对奇亚籽饼进行脱脂。以残油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奇亚籽饼脱脂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回归方程模型得出奇亚籽饼最佳脱脂工艺条件为:浸出次数3次,料液比1∶6,浸出温度45℃,浸出时间75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经5组平行验证性试验,平均残油率为0.56%,与理论预测值0.55%相比,相对误差约为1.8%。
宁伟伟陶宁萍荣旭上官靖李腾飞
关键词:脱脂残油率正己烷响应面分析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