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琼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受孕双胎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的比较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与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受孕双胎妊娠围生期并发症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月~2011年5月437例IVF-ET、ICSI受孕双胎的并发症(如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妊娠结局(流产发生率)。结果 IVF-ET受孕双胎组胎膜早破及胎盘早剥发生率高于ICSI受孕双胎组(χ2=5.93,6.01;P<0.05);IVF-ET受孕双胎组与ICSI受孕双胎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68,1.37;P>0.05);IVF-ET受孕双胎组较ICSI受孕双胎组流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5.09;P<0.05)。结论 IVF-ET较ICSI受孕双胎妊娠风险较高,IVF-ET与ICSI本身可能不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因素。
- 谢涛郑剑兰张小琼付景丽赵本华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双胎妊娠
-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及引产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及缩宫素引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5例双胎分娩产妇的母婴资料。按照分娩方式分为自发临产组80例,缩宫素引产组70例,剖宫产组215例。结果①三组产妇及新生儿一般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自然分娩中,缩宫素引产组与自发临产组相比,12小时自然分娩率、总产程持续时间、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并无差异,两组的围产儿结局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阴道分娩组的第2个胎儿入住NICU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缩宫素用于双胎引产并不增加母婴的不良结局,自然分娩中不管是自发临产还是缩宫素引产与剖宫产相比,均不会增加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 余水兰郑剑兰王丽娜张小琼马钦玲季晓菲
- 关键词: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缩宫素
- 14例羊水栓塞产妇救治实践回顾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提取救治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产妇的成功经验,为临床提高羊水栓塞产妇救治水平提供实践参考。方法对2007-01/2015-12月作者医院14例产妇发生围产期AFE的临床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进行文献循证。结果本组AFE产妇14例(重型10例),其中单胎12例,双胎2例;发生于剖宫产9例(64.29%),阴道分娩5例(35.71%);以急性肺动脉高压为首发症状者11例(78.57%),以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者3例(21.43%);成功救治12例(85.71%),死亡2例(14.29%),子宫切除2例(14.29%);娩(剖)出活婴15例,死胎1例。结论 AFE临床发生率虽低,但绝非罕见;临床症状是目前AFE早期诊断、及时救治的重要依据;增强对AFE的防范意识是成功救治AFE的前提条件;尽早纠正低氧血症及心肺复苏是成功救治AFE的有效措施;尽早抗休克是成功救治AFE的关键环节;早期处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lk coagulation,DIC)是成功救治重症AFE的重要保证;实施产科有效止血措施是成功救治AFE的重要途径;多学科协作是成功救治重症AFE的必要条件。
- 施琼曹慧娟胡宏强徐昌顺郑剑兰张小琼余水兰沈七襄
- 关键词:羊水栓塞抢救生命支持成功率
- 腹腔镜术后妊娠子宫破裂二例被引量:1
- 2019年
- 例1患者27岁,孕5产1,2016年12月28日04:00因“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后停经30^+1周,下腹痛1d”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解放军第174医院产科,无应激试验(non-stress test,NST)反应型、无宫缩,耻骨联合上方压痛,考虑耻骨联合分离可能,给予骨盆兜。10:30下腹痛加重,无阴道流血、流液,胎心监护示不规律宫缩,腹部可触及宫缩,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胎心正常,11:56收入产科病房。
- 田秀秀汪文雁郑剑兰张小琼胡群王方孙瑞清陈琼
- 关键词:妊娠子宫破裂腹腔镜术耻骨联合分离胎心监护产科病房无应激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