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护理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宣讲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音乐
  • 1篇音乐治疗
  • 1篇原体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知晓
  • 1篇知晓状况
  • 1篇治疗知识
  • 1篇神经发育
  • 1篇神经功能
  • 1篇体格
  • 1篇体格发育
  • 1篇卒中
  • 1篇先天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第五...
  • 2篇郑州铁路职业...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郑州市中心医...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作者

  • 4篇张霞
  • 2篇金湘东
  • 1篇王友军
  • 1篇刘方
  • 1篇卢洁
  • 1篇周枫
  • 1篇韩晓霞
  • 1篇李永红

传媒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河南省部分地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知识、态度现况,并分析影响服药依从性知识知晓的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对2009年4~12月在河南省部分地区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的基本治疗知识、抗病毒服药依从性知识、态度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治疗服药依从性相关知识知晓的因素。结果调查对象共202名,问卷有效率100%;患者年龄(45.3±8.0)岁,男性52.7%,女性47.3%。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知识正答率范围5.9%~84.2%,能够正确回答服药依从性标准者130人,正答率为64.36%。另外,92.0%的患者认为服药依从性重要;74.3%的患者认为药物不良反应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支持护理宣讲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知识、在县医院治疗是患者获得服药依从性知识的有益因素(P均<0.05)。结论河南省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的知识、态度都有待提高,借助护理宣讲方式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知识教育,以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是有效且有必要的。
张霞金湘东卢洁郝义彬赵鲜丽马淑焕周枫
关键词:艾滋病服药依从性
鸟巢式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3
2021年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6例,对两组日睡眠时间、开奶时间、体重增长速度、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日睡眠时间更长,开奶时间更短,体重增长速度更快,预产期日NBNA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联合音乐疗法有利于促进早产儿早期的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改善预后。
张霞刘榴王友军韩晓霞
关键词:早产儿音乐治疗
宫内感染与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007年
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发生是遗传因素与胎儿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胎儿环境因素主要是宫内感染。尽管造成宫内感染的病原体所致CHD的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中的一些与CHD的发生有关。导致CHD的病原体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人细小病毒;柯萨奇病毒及其它病原。其致畸机制为:病原体对受感染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病原体干扰心血管细胞的分裂、分化;免疫复合物的作用;感染发热等。
金湘东张霞李永红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宫内感染病原体
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96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集束化护理组,各48例。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集束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采用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SFMA)患者运动功能,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抑郁焦虑情绪,记录ICU监护时间、拔管时间,统计误吸、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干预期降低,SFM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集束化护理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SFMA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集束化护理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集束化护理组ICU监护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集束化护理组误吸、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缓解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误吸、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缩短ICU监护时间及拔管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张霞刘方
关键词:脑卒中集束化护理神经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