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新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海底新生代礁体下伏构造的校正浅析
- 2017年
- 通过正演模型,认识到海底礁体的形态和充填速度是引起下伏地震同相轴整体上拉的原因。在不清楚礁体速度的情况下,选取四种不同的速度对构造进行了校正分析;随着礁体充填速度的增加,构造的幅度和面积都在不断减少,甚至消失。因此在确定构造时要考虑礁体的真实速度和厚度,才能给地震勘探解释带来正确的方向,从而减少勘探的风险。
- 周静毅陈茂根朱立新马建德段文豪
- 关键词:礁体正演模型
- 东海西湖凹陷原型盆地构造格架与演化分析被引量:18
- 2016年
- 随着当前东海西湖深层油气勘探新突破,西湖凹陷又成为海域石油地质研究的重点区域。在依据近年来最新的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的基础上,对西湖凹陷新生代原型盆地的构造格架进行全面分析,深化了断陷、拗陷、区域沉降期的沉积格架、断裂及演化特征分析。研究认为西湖凹陷古新统与中下始新统宝石期原型盆地具多断洼并列发育特征,而始新统平湖组中上段具转换陆缘拗陷特征,反映出盆地演化从不稳定的多断陷沉降格局变格为统一拗陷的重要阶段;中央背斜带早期发育多个雁列式凸起,中新世末受挤压走滑构造发生反转,在拗陷中心形成大型冲断背斜带,是西湖凹陷形成大型气田有利的勘探构造区带。
- 朱立新宋在超
- 关键词:西湖凹陷原型盆地构造格架盆地演化
- 西湖凹陷新生代火成岩发育特征及区域背景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东海西湖凹陷的勘探实践表明,凹陷内火成岩非常活跃,它发育于西湖凹陷构造运动的各个时期,其分布与发育对盆地、构造的形成演化和油气成藏都有影响。依据磁力资料及最新的钻井、地震等资料的近期研究成果揭示:西湖凹陷为新生代沉积盆地,火成岩分布广泛,具有南、东多北少的分布特征;已知钻井钻遇的火成岩主要为凝灰岩、安山岩与花岗岩,具有高密度、高电阻率与低自然伽马、低声波时差的特征;新生代岩浆岩活动分喜山早、中、晚3期,具有西早东晚,北早南晚特点,南部岩浆岩改造作用强;岩浆岩成分显示主体为板内或板缘岩浆岩。这些研究成果对西湖凹陷的油气地质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 朱立新
- 关键词:火成岩地震反射
- 地震正演技术在涠西探区地层超覆型隐蔽圈闭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涠西探区经历了始新世流沙港组时期的湖泊沉积和渐新世涠洲组时期的三角洲沉积。在涠洲组沉积时期,由于涠西南低凸起隆升,在D次洼附近形成了西低东高的洼-隆格局,为地层超覆型隐蔽圈闭的发育提供了有利场所。为了精准刻画涠洲组下部发育的地层超覆型隐蔽圈闭,利用正演模型技术对调谐厚度、速度、地震分辨率对地层超覆点识别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正演模拟分析认为地层厚度大于调谐厚度λ/4时,砂岩才能形成独立的反射轴;地层实际超覆点与地震超覆点之间的误差与砂岩和下伏地层的速度差大小有关,速度差越大,误差越大;地震资料的主频对地震反射尖灭点与地层实际尖灭点的误差有一定影响,主频越高,误差越小。根据涠西探区实际地震资料设计出地层超覆模型,通过正演模拟结果拟合尖灭点误差与夹角的变化规律,发现呈降幂函数关系;根据此函数关系修正实际地层超覆尖灭位置,提高了预测精度,降低了勘探风险。
- 周静毅朱立新雷蕾
- 关键词:地震正演地层超覆隐蔽圈闭
- 涠西南凹陷D洼复杂地质结构成因及成藏主控因素
- 2023年
- D洼是涠西南凹陷又一个被证实的富生烃次洼,但地质结构复杂,对其成因演化规律及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对下步勘探实践的指导。该文立足对D洼地质结构的解剖,从区域构造运动、应力演化机制方面进行分析,明确了不同构造单元的断裂演化特征以及油气成藏主控与富集因素的差异,认为古隆背景、断砂输导与封堵等要素对W油田涠洲组油气成藏起主要控制作用,进而指明D洼的缓坡带与陡坡带是涠洲组与流沙港组油藏勘探的有利区,而洼槽带具备隐蔽油藏与页岩油的勘探潜力。该研究对下步研究攻关与勘探方向选择具有大的指导意义。
- 朱立新
- 关键词:地质结构油气成藏
- 涠西探区井-震速度误差分析和速度模型建立及应用
- 2020年
- 在地震勘探的井位论证中钻前准确地预测速度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获取地层速度的方式有不同的方法 :井孔速度、地震密点速度(预探井附近多个位置处理速度谱上拾取的叠加速度)。一般情况下会用预探井位附近的地震密点速度来求取时深关系用于钻前预测,而在涠西探区复杂断块的应用中发现地震密点速度要比井孔VSP速度偏大导致预测深度偏深,也就是说预测的误差会更大。不能使用地震密点速度进行钻前预测。为此由已钻井VSP速度和层位约束建立三维速度模型,从速度模型中提取预探井点速度来开展时深转换。而实际钻井表明:对于涠西探区复杂断块构造,用速度模型提取的井速度比预探井点处地震密点速度更接近实际钻井速度,预测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针对地质地震特点复杂地区要使用适合该地区的速度进行预测,尽可能减少预测误差,降低勘探风险。
- 周静毅吴瑛朱立新李振伟马建德
- 关键词:勘探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