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楠

作品数:20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住院
  • 3篇大数据
  • 2篇电子病历
  • 2篇医院管理
  • 2篇数据共享
  • 2篇数据集
  • 2篇数据平台
  • 2篇数据挖掘
  • 2篇数据质量管理
  • 2篇架构
  • 2篇病历
  • 2篇区块链
  • 1篇信息标准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幸福感
  • 1篇血糖
  • 1篇血糖管理
  • 1篇医疗器械
  • 1篇医疗数据
  • 1篇医生

机构

  • 20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四川大学
  • 3篇教育部
  • 1篇成都华西公用...
  • 1篇东华医为科技...

作者

  • 20篇李楠
  • 11篇师庆科
  • 9篇张睿
  • 6篇黄勇
  • 5篇杨晓妍
  • 3篇李楠
  • 2篇黄勇
  • 2篇黄勇
  • 1篇高浪丽
  • 1篇叶枫
  • 1篇岳冀蓉
  • 1篇李舍予
  • 1篇罗凯
  • 1篇谢冬梅
  • 1篇罗利
  • 1篇罗永
  • 1篇马洪升
  • 1篇李楠
  • 1篇杨建超

传媒

  • 5篇中国数字医学
  • 4篇医学信息学杂...
  • 3篇医疗卫生装备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自动化与仪器...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信息...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间手术和择期手术的手术相关时长差异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下简称LC)日间手术病人和择期手术病人的手术时长、术后恢复时长、占用手术间时长和术后住院时长分别进行了K-S检验和Permutation检验。结果显示LC日间手术和择期手术病人的手术时长、术后恢复时长、占用手术间时长和术后住院时长均值不相等,分布不相同,样本均来自不同的总体。科研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如果涉及到手术时长、术后恢复时长、占用手术间时长和术后住院时长,应考虑是否需要根据是日间手术还是择期手术加以区别对待。
罗利罗永杨建超马洪升李楠
关键词:日间手术择期手术
机器学习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综述了机器学习在临床领域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潜在方向。重点梳理了机器学习在临床疾病风险预测、疾病诊断、检验检查、病历书写与质控、医疗管理等场景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机器学习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伦理监督、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等挑战,并提出了机器学习在临床研究中的发展方向。
师庆科李楠李楠
关键词:影像分析
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会诊情况研究被引量:8
2023年
背景 糖尿病是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常需要内分泌科医师协助进行血糖管理。目的 调查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会诊情况,并分析会诊的质量和患者的需求情况。方法 回顾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3-01-01至2019-05-23在非内分泌科住院且邀请内分泌科医师会诊的糖尿病患者,记录并整理患者的请会诊情况和病例资料,并根据药品说明书判断其推荐用药在患者中是否存在禁忌证。结果 2013-01-01至2019-05-23在非内分泌科住院且邀请内分泌科医师会诊的糖尿病患者共145 428人次,其中24 499人次邀请内分泌科医师会诊31 369诊次(0.22诊次/人次),20 486人次进行血糖管理会诊24 343诊次(0.17诊次/人次)。人均请血糖管理会诊诊次最多的3个临床科室分别为神经内科(0.30诊次/人次)、呼吸内科(0.25诊次/人次)、心脏内科(0.18诊次/人次)。血糖管理会诊中有完整建议的会诊18 306诊次(16 269人次),最常见的是建议降糖方案为餐时胰岛素+基础胰岛素的组合方案,占全部完整建议会诊的32.34%(5 921/18 306)。完整建议会诊中1.16%(212/18 306)的建议降糖方案患者存在用药禁忌证。结论 大量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专业血糖管理。内分泌科血糖管理会诊建议总体质量较高,但并未充分满足血糖管理需求。
陈向阳周祎灵王觅也李楠张睿张晟肇石清阳农开磊邹昕雨李胜含乔智夏逸林李舍予
关键词:糖尿病住院患者会诊
医联体数据集成与共享平台设计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设计医联体数据集成与共享平台,以提升医联体同质化管理水平和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方法:该平台采用基于Hadoop生态的云平台架构,使用Java作为主要开发语言,以Apache HDFS和Apache MapReduce为主要底层技术。整个平台包括数据集成与治理、数据资源仓储、数据服务支持和安全对接中心四大核心模块。结果:采用该平台可实现医联体数据资源的整合和治理,同时提供面向管理、临床、科研的应用服务,充分挖掘医联体数据的应用价值。结论:该平台可完成医联体机构数据资源的整合,实现医联体数据价值释放与信息共享互联。
宋雪王觅也李楠李楠
关键词:数据集成资源共享
健康医疗数据质量检测系统建设与应用
2024年
目的:为解决健康医疗数据质量低下的问题,建设健康医疗数据质量检测系统。方法:该系统基于完整性、准确性、数据范围和及时性四大类的11项评价指标构建,使用MySQL 5.7数据库,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使用Python、Java、Vue语言并基于vscode neovim开发工具开发。整个系统包括系统设置、数据管理、质量管理、质量分析4个功能模块。结果:采用该系统后,数据质量检测规则管理更加灵活和规范,同时可定期分析数据质量问题,且能够更便捷、全面地查看数据检测结果,提升了数据质量检测和处理数据质量问题的效率。结论:该系统能提高数据质量,为医院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支撑。
卓雪军李楠李楠黄勇
关键词:数据质量管理
基于后结构化技术的临床病种库系统设计与应用
2024年
目的:为解决传统临床病种库系统存在的依赖大量人工判断、缺乏辅助标注、电子病历数据可用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后结构化技术的临床病种库系统。方法:先通过I2B2标准以及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模型构建实体识别模型,形成病历模板库,然后组合病历模板库形成关系模板,抽取复杂的医学实体,实现电子病历的后结构化。之后,基于电子病历后结构化技术构建包括病历结构化、结构化评估、数据标注、常规功能和系统管理5个模块的临床病种库系统。结果:该系统可以将电子病历文本转化为结构化语言,提供更精细化的数据要素提取、更智能的结构化服务,提高了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效率。结论:该系统提高了临床病种的数据可用性,减轻了用户数据加工的工作强度,保证了数据应用的高质量,为医学研究、临床辅助决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楠李楠郑涛李言生江大鹏黄勇
关键词:电子病历
基于区块链的区域医联体数据共享:架构、安全与协同机制
2025年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破解医联体数据共享的“信任-效率-安全”三角悖论,实现安全、透明、高效的数据共享。方法:基于医联体建立联盟链,构建四层三域架构与智能合约机制,融合联邦学习、同态加密与差分隐私多种技术,建立基于属性和角色的动态权限管理。结果及结论:通过去中心化信任机制降低医联体之间的协作成本,采用多技术融合策略实现隐私与效率的平衡,为区域医联体数据共享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李楠师庆科
关键词:区块链数据共享隐私保护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医疗问答算法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医疗问答算法,提升医学智能问答效果。方法设计以E-Transformer为基础模块的医疗问答算法MedLLM,通过大量通识数据的预训练和医疗数据的监督微调,提升大语言模型在医疗领域的认知和问答能力。结果MedLLM算法在中文医疗问答数据集cMedQA2上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相较于现有医疗问答算法存在明显提升,同时在预测结果的相关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上实现了与医生相近的医疗诊断和建议。结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医疗问答算法可实现快速学习医疗领域知识并对问题展开回答,有效提升医学智能问答的准确性。
宋雪李楠郑涛郑兵
关键词:TRANSFORMER
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实施路径探索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索大型医疗机构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路径,为医疗机构推进数据平台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梳理、总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过程中的5个实施阶段,指出各个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实施难点;分析当前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明确未来持续优化的方向。结果: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经验,提供各个实施阶段的工作参考范式。结论: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有赖于多个学科的融合,需要各领域专家的深度合作。
师庆科李楠王觅也郑涛张睿罗凯
关键词:数据平台架构设计
基于区块链技术和综合评价的医疗器械追溯系统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追溯系统的性能,基于区块链技术,提出一种医疗器械追溯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PBFT共识算法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了算法的运行效率,将优化得到的OPBFT共识算法应用于医疗器械追溯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同时,通过从生产商、经销商和使用者三个角度对医疗器械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追溯提供了可靠依据。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改进前的PBFT算法,本研究提出的OPBFT算法在吞吐量和系统时延上均表现出了更加优秀的性能,吞吐量最多提升了800 Tx/s,系统时间稳定在2 s以下;将OPBFT算法应用于医疗器械追溯系统中时,系统的吞吐量保持在350 Tx/s左右,系统时延稳定在2 s~3 s,在满足系统运行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有效优化了时延。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优化,结合对医疗器械质量的综合评价,能够有效提升医疗器械追溯系统的性能。
胡诗玮李楠徐利
关键词:区块链医疗器械追溯系统综合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