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榕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脊髓
  • 7篇颈脊髓
  • 6篇半侧
  • 6篇挫伤
  • 5篇脊髓损伤
  • 4篇组织学
  • 4篇化疗
  • 3篇行为学
  • 3篇晚期
  • 3篇颈脊髓损伤
  • 3篇检查点
  • 3篇肝动脉
  • 3篇靶向
  • 2篇动脉灌注
  • 2篇动脉灌注化疗
  • 2篇氧化应激
  • 2篇抑制剂
  • 2篇诱发电位
  • 2篇制剂
  • 2篇栓塞

机构

  • 1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常德市第一人...
  • 1篇漯河医学高等...

作者

  • 14篇李榕
  • 9篇黄志平
  • 9篇吴晓亮
  • 9篇朱青安
  • 9篇黄祖成
  • 8篇刘俊豪
  • 5篇吴秀华
  • 5篇李祺
  • 5篇陈锦章
  • 4篇胡晓云
  • 3篇季伟
  • 2篇刘祺
  • 2篇庞桦进
  • 1篇杜阳峰
  • 1篇王晓萌
  • 1篇郭亚兵
  • 1篇刘雅普
  • 1篇戴文聪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6篇2017
  • 1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ALOX-HAIC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靶向药物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奥沙利铂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RALOX-HAIC)联合免疫及靶向药物三联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39例行RALOX-HAIC联合靶免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以首次HAIC治疗为起点,以患者疾病进展、死亡、不可耐受不良反应为终点,按照RECIST 1.1标准进行疗效评估,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10月。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研究终点为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及安全性。结果:ORR为41.0%,DCR达87.2%,m PFS为7.3个月(95%CI:5.0~9.6),mOS为14.6个月(95%CI:10.8~18.5),其中1例患者成功转化行手术治疗后完全缓解至今。常见的不良反应有HAIC术后发热、腹痛;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等,无治疗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结论:RALOX-HAIC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靶向药物治疗中晚期HCC的DCR高,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可耐受,为后续前瞻性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榕李文利胡晓云李祺袁国盛陈锦章臧梦雅
关键词:肝动脉灌注化疗雷替曲塞
控制挫伤深度建立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建立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评价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大鼠的行为学和组织学改变。方法 :选取32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为280~320g。按挫伤深度分为1.2mm组(n=12)和2mm组(n=12),并设立假手术组(n=8)对照。麻醉状态下后路手术暴露大鼠C5左侧脊髓,特制椎夹固定颈椎并连于大鼠立体定位架后置于脊髓打击器平台上,然后应用直径为1.5mm的圆柱形打击头在500mm/s的速度下分别以1.2mm和2mm打击深度背侧垂直挫伤大鼠C5脊髓左半侧,监测最大打击力和挫伤能量。每只大鼠损伤后进行前肢运动功能评分,圆柱攀爬试验和梳理试验。伤后8周取材,在脊髓横断面组织学切片上测量损伤中心处脊髓损伤面积,以及灰、白质残存面积。结果:中度损伤组最大打击力和挫伤能量分别为0.99±0.14N和(1.08±0.01)×10-5J,重度损伤组为1.53±0.22N和(8.56±0.02)×10-5J,两组间打击力和损伤能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大鼠均未见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前肢运动功能评分为16.29±0.49。损伤组大鼠均出现单侧神经功能障碍,损伤同侧前肢运动功能评分中度损伤组为1.40±0.52,重度损伤组为0.83±0.2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伤后8周前肢运动功能评分中度损伤组为12.40±1.15,重度损伤组为8.41±0.83,对照组为17.00±0.00,梳理试验评分中度损伤组为3.80±0.60,重度损伤组为2.51±0.54,对照组为5.00±0.00,损伤同侧前肢使用比例中度损伤组为(32.31±5.70)%,重度损伤组为(4.92±1.21)%,对照组为(49.42±1.20)%,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镜下观察损伤组大鼠脊髓组织都出现了明显的半侧空洞和结构破坏,而对侧脊髓结构基本完整。在损伤中心处,中度损伤组脊髓背侧束、背外侧束和脊髓后角有破坏,重度损伤组脊髓仅残留部分的腹外侧束,对照组脊髓组织结构完整。灰质和白质残存面积在中度损伤组分别为1.45±0.11mm^2�
李榕黄祖成黄志平刘俊豪吴晓亮朱青安
关键词:颈脊髓损伤组织学
兔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的建立及其MRI和组织学表现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建立兔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观察不同程度损伤24小时后其MRI及组织学表现。方法 22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中度损伤组(n=9)、重度损伤组(n=9)和假手术组(n=4)。直径为3.0 mm的打击头由电磁伺服材料试验机驱动,对准C_5脊髓左侧行高速挫伤(500 mm/s)。根据打击头的位移距离分为位移2.0 mm组(中度损伤组)和位移2.8 mm组(重度损伤组)。假手术组仅暴露C_5脊髓,不进行挫伤。损伤后24小时每组随机取两例行MRI影像学检查,所有动物均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测量横断面脊髓出血面积。结果中度损伤组打击力和位移分别为(2.47±0.39)N和(1.99±0.02)mm,重度损伤组打击力和位移分别为(5.16±0.82)N和(2.76±0.02)mm,中度损伤组的打击力明显小于重度损伤组(P<0.05)。MRI结果显示,中度及重度损伤组均可见C_5左侧脊髓信号改变。HE染色显示脊髓左侧有明显的出血及脊髓组织结构破坏,中度损伤组损伤中心横截面出血面积(0.012±0.006)mm^2明显小于重度损伤组(0.039±0.006)mm^2(P<0.05)。结论本文建立的兔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能够控制挫伤位移,实现对脊髓的高速打击。不同程度的颈脊髓半侧挫伤在打击力、MRI影像学及组织学上均有不同。
刘俊豪姚欣强黄祖成黄志平吴晓亮吴秀华季伟孔刚刚李榕朱青安
关键词:颈脊髓损伤MRI组织学
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后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的纵向变化特征
目的 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是一种定量监测脊髓损伤感觉及运动通路完整性的方法。本研究旨在评价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后,从原发性损伤至继发性损伤病程中SEP与MEP的变化特征,并分析诱发电位与行为学的相...
黄祖成李榕刘俊豪黄志平吴晓亮吴秀华朱青安
关键词:感觉诱发电位
肝动脉灌注化疗及其综合治疗方案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FOLFOX方案持续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及其综合治疗方案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1月行FOLFOX方案持续HAIC的66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后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mPFS)和中位生存时间(mOS)并记录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针对伴有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评价治疗对门静脉癌栓的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按照RECIST1.1标准,FOLFOX-HAIC及其综合治疗方案治疗66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3.3%(22/66)、86.4%(57/66),mPFS和mOS分别为8.2个月和22.1个月。其中39例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24例,进展5例。客观缓解率为25.6%(10/39),疾病控制率为87.2%(34/39)。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16.7%(11/66)、发热12.1%(8/66)、肝区疼痛10.6%(7/66)、骨髓抑制3.0%(2/66)和造影剂过敏3.0%(2/66)。无Ⅳ级以上的毒副反应。无并发症导致的死亡。Cox分析显示肝外转移(HR=2.668,95%CI:1.357~5.245)和凝血酶原时间(HR=1.282,95%CI:1.080~1.630)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 AST水平(HR=1.008,95%CI:1.002~1.013)和凝血酶原时间(HR=1.303,95%CI:1.046~1.630)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FOLFOX-HAIC及其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可控。
戴文聪臧梦雅袁国盛李祺李榕李文利董书语陈锦章
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系统治疗对不可切肝细胞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索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为基础的不同方案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uH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基于TACE治疗的555例uHCC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TACE组(n=317)、TACE+TKIs组(n=66)、TACE+ICIs组(n=33)、TACE+TKIs+ICIs组(n=139)。在亚组分析中,根据不同的联合时间将TACE+TKIs+ICIs组分为“TACE前”和“TACE后”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OS的预后因素。结果:TACE+TKIs+ICIs组获得最长的OS(21.9个月,95%CI:17.2~26.6,P=0.030)和PFS(8.3个月,95%CI:7.3~9.3,P=0.004)。在亚组分析中,“TACE后”组比“TACE前”组获得更长的OS(26.8个月vs.19.2个月,P=0.011)。TACE组、TACE+TKIs组、TACE+ICIs组、TACE+TKIs+ICIs组的ORR分别为32.8%、41.1%、42.4%、52.5%(P=0.001),DCR分别为59.6%、71.2%、69.7%、82.7%(P<0.001)。不良反应事件与既往研究相似。Cox回归分析提示肿瘤数量、肝外转移及治疗方案是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TKIs或ICIs可以提高TACE治疗uHCC患者的OS和PFS,TKIs+ICIs联合TACE生存获益更佳。首次TACE术后3个月内联合“TKIs+ICIs”治疗方案的总生存期获益更显著。
李文利杜阳峰袁国盛臧梦雅朱培琳李榕陈泳如苏开妍李祺胡晓云庞桦进陈锦章
关键词: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小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的建立及其组织学特点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建立基于位移控制的C57/6J小鼠C5脊髓半侧挫伤模型,观察其脊髓组织学改变。方法 C57BL/6小鼠在麻醉状态下行C5左侧椎板切除术,打击头(直径0.75 mm)对准C_5左侧,由电磁伺服材料试验机驱动挫伤脊髓,设定打击位移0.9 mm,打击速度50 mm/s。损伤后1周脊髓标本取材,EC染色,作组织学定量分析。结果打击参数结果稳定性与重复性良好。打击位移、打击速度和打击力分别为(0.880±0.035)mm、(48.146±4.367)mm/s、(0.407±0.129)N,损伤中心的脊髓组织学表现为:伤侧脊髓有明显的出血及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脊髓背侧束、脊髓后角和部分前角有破坏;健侧脊髓结构基本保持完整。计算损伤中心平面的残存灰质比例、残存白质比例及损伤面积比例分别为(19±7)%、(88±9)%及(28±4)%。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小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此模型具有重复性较好的力学参数,表现出典型的单侧颈脊髓损伤的组织学特征,可为脊髓损伤分子机制和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黄志平林俊育刘俊豪李榕刘雅普刘祺朱青安黄祖成吴晓亮
关键词:组织学小鼠
基于位移控制的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的行为学与组织学特征
目的 临床上颈脊髓损伤(SCI)最常见,多为脊髓挫伤。已有研究表明颈段脊髓挫伤模型产生前肢精细动作障碍,与临床密切相关,但采用打击力控制的大鼠颈脊髓挫伤缺乏对挫伤深度的控制,打击速度偏低等缺陷。
黄祖成刘俊豪黄志平李榕吴晓亮吴秀华朱青安
关键词:脊髓损伤行为学
外伤性高位截瘫病人并发症的康复护理
目的 :对外伤高位截瘫病人并发症的康复护理疗效进行探索。 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康复医疗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66例外伤高位截瘫病人作为实际研究对象,通过医生与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解释以得到患者...
刘俊豪姚欣强黄祖成黄志平吴晓亮吴秀华季伟孔刚刚李榕朱青安
关键词:并发症康复护理
生酮饮食通过抑制I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缓解脊髓损伤氧化应激的实验研究
目的 生酮饮食临床上被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对大鼠脊髓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是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 分析生酮饮食对大鼠脊髓损伤急性期氧化应激和I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的影响,阐明...
孔刚刚黄祖成王晓萌刘俊豪吴晓亮吴秀华黄志平李榕季伟朱青安
关键词:生酮饮食脊髓损伤氧化应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组蛋白乙酰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