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蹊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照护
  • 2篇老龄化
  • 2篇长期照护
  • 1篇养老
  • 1篇养老服务
  • 1篇养老模式
  • 1篇支援
  • 1篇人口老龄化
  • 1篇社区居家
  • 1篇社区居家养老
  • 1篇失能
  • 1篇失能老人
  • 1篇文献计量分析
  • 1篇介护
  • 1篇居家养老
  • 1篇护理
  • 1篇护理服务
  • 1篇护理人员
  • 1篇CITESP...

机构

  • 4篇东北财经大学

作者

  • 4篇刘晓梅
  • 4篇李蹊

传媒

  • 2篇学习与探索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美国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对当前美国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内容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出美国在发展长期照护服务体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文章结合当前我国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我国应该建立社会与商业长期照护服务相结合的体系、建立健全与长期照护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重视对于长期照护服务人才的培养、细化长期照护服务等级与内容,从而有效地满足我国失能老人日益增长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
刘晓梅李蹊
关键词:失能老人
日本介护支援专门员制度及启示
2020年
日本介护支援专门员职位的设立对日本介护服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本介护服务实施过程中,介护支援专门员不但以其自身的专业素养为被介护者制定合理可行的介护方案,还能作为被介护者与介护服务机构之间的沟通枢纽,致力于介护服务效果和被介护者服务满意度的提升。中国当前正在进行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相关机构和职能的分散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长期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因此,对日本介护支援专门员制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并由此提出中国当前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即加强对需求评估人员和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力度,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立法工作,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与薪资待遇,推动形成需求评估人员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政策内容,采取鼓励优秀人才从事长期护理服务的举措,时机成熟的情况下设立长期护理专员职位。
李蹊刘晓梅
关键词:护理服务护理人员
社区居家养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16
2022年
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尝试,我国在社区居家养老研究领域已聚集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作者和科研机构,相关文献数量从总体上呈现递增趋势。按时间维度划分,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研究经历了1998—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及2016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其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社区居家养老的普及性研究、发展困境、需求分析及供给方式创新四个方面。未来社区居家养老领域的研究可以关注社区居家养老本土化理论构建及应用、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递送的可及性及资源整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主体合作方式创新、社区居家机构“三位一体”协调机制建立及完善等研究方向。
刘晓梅李蹊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CITESPACE养老模式养老服务
德国长期照护保险供给体系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20
2017年
当前我国由老龄化问题引发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大于供给,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已经迫在眉睫。德国自1994年颁布《长期照护保险法》至今,其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了覆盖全民、应保尽保的目标。在我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要通过分析、借鉴德国长期照护保险的供给对象、供给机制、供给主体、供给服务类型、照护服务供给等级、照护服务人才供给等方面的经验,树立自立性援助理念,发挥社会力量优势,补齐政策短板,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多元化照护保险体系。
刘晓梅李蹊
关键词:老龄化长期照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