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浙贝母浸膏缓释微丸处方的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应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贝母缓释微丸处方。方法:以总生物碱体外释放度为指标,考察浙贝母浸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用量,通过拟合最佳数学模型,建立三维曲面图预测最优处方范围,并进行验证。结果:所得优化处方范围内,微丸体外释放度的实验值与预测值十分接近,释药曲线接近零级,r=0.9940。结论:优化贝母缓释微丸处方具有明显缓释作用;采用混D-最优料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剂处方,具有准确的预测性。
- 关志宇陈丽华刘建平杨辉张丽华
- 关键词:贝母缓释微丸处方优化
- “微视频”在制剂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2019年
- 《中药药剂学》、《药剂学》及《工业药剂学》专业课程中均涉及到制剂技术实训环节,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规范制剂操作技术,使学生掌握专业课程中制剂技术的基本知识和规范的操作技能等,均是目前课程实训教学的关键点和难点。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训教学改革,突出了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 胡律江郭慧玲杨辉高文军赵晓娟
- 关键词:制剂技术实训教学
- 艾叶复方精油乳对脂溢性脱发相关致病菌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艾叶复方精油乳对脂溢性脱发相关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牛津杯法和肉汤稀释法研究艾叶复方精油乳对脂溢性脱发相关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糠秕马拉色菌)的抑菌圈大小及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艾叶复方中药精油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糠秕马拉色菌、痤疮丙酸杆菌MIC值分别为0.101、0.101、0.203 mg/mL,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6.33±1.53)mm、(13.00±1.73)mm、(11.00±0.45)mm。结论:艾叶复方精油乳对脂溢性脱发相关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进而缓解脂溢性脱发。
- 洪石希杨思杨辉张浩朗张芹钟澜王俊军熊耀坤
- 关键词:脂溢性脱发糠秕马拉色菌抑菌
- 大川芎速释微丸体外溶出度测定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对大川芎速释微丸中阿魏酸进行了溶出度测定,以考察其内在质量。方法:应用桨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川芎速释微丸中阿魏酸的含量为指标,对大川芎速释微丸中阿魏酸进行了溶出度测定。结果:以蒸馏水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 r/min,经30min溶出度为标示量的85%以上;阿魏酸的线性范围为0.508~35.56μg/ml(r=0.998 8),平均回收率为97.057%(RSD=2.04%),3批样品溶出度相似。结论:所用方法灵敏、准确、快速,能有效监控本品质量。
- 李军晨杨辉郑琴杨明王芳谢乔万小莉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阿魏酸溶出度
- 核黄素一聚乙二醇类固体分散物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的研究
- 1996年
- 核黄素极微溶于水,本文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以聚乙二醇4000为载体,制备核黄素-PEG4000固体分散物,研究固体分散物的类型,比较不同比例分散物与纯药物的溶出度。
- 黄文福饶淑华杨辉
- 关键词:核黄素聚乙二醇4000固体分散物低共熔物溶出度
- 肤乐乳膏剂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
- 2023年
- 目的制备一种以牛至油、荆芥油等复方精油为原料的治疗真菌感染的中药乳膏剂,研究其处方制备工艺,并考察其流变学性质。方法应用流变学参数考察乳膏剂的基质、精油与基质的配比,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成型工艺,制备复方中药精油乳膏剂。结果乳膏基质为水包油型,最佳成型工艺参数为剪切速度10 k(r·min^(-1))、剪切时间5 min、两相混合温度65℃,精油加入含量为6%,流变学性质良好。结论该实验制备的乳膏剂性质稳定,抑菌性良好,流变学参数适宜,可进一步开发应用。
- 韩飞章静宜杨辉梁新丽董伟许汉林杨明
- 关键词:流变学白念珠菌
- 四味寒热药物对大鼠脂肪代谢的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四味寒热药性与机体脂肪代谢间的相关联系,进一步为中药寒热药性的科学评价打好基础,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及中药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四味寒热药物对大鼠肌体乳糜微粒(CM)、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游离脂肪酸(NEFA)的影响。结果:寒热药对相比,花椒各组NEFA比黄芩各组显著升高(P<0.05),高良姜各组比黄芩各组显著升高(P<0.05),花椒各组比龙胆草低剂量组显著升高(P<0.05),高良姜各组比龙胆草低剂量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寒药模型组由脂酶分解代谢中性脂肪而得的脂肪代谢物明显低于正常组及热药模型组。
- 周蓉蒙晓芳杨辉
- 关键词:寒热药性脂肪代谢动物实验
- 胆胃通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优选胆胃通颗粒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多糖、总黄酮和浸膏得率的信息熵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应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胆胃通颗粒的提取工艺;以颗粒外观、喷雾时间、成品得率为指标,考察浸膏密度、进风温度、蠕动泵转速,优选最佳喷雾制粒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分别为10倍,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为2次;喷雾制粒工艺为浸膏相对密度1.15(80℃)、进风温度120℃,蠕动泵转速为60 r/min。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适用于胆胃通颗粒的制备。
- 关志宇罗晓健黄潇杨辉杨华生朱继孝程虹毓
- 关键词:信息熵综合评分颗粒剂喷雾制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