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斌
-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大学生村官在闽南侨乡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以邓小平“人才论”为基点被引量:1
- 2015年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方向。闽南侨乡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打造海峡西岸城市群有着决定性作用。大学生村官在闽南侨乡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以邓小平"人才论"为基点,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服务闽南侨乡的长期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完善技能,辅之以各种保障制度,有利于发挥大学生村官在闽南侨乡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 王潇斌
-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闽南侨乡新型城镇化
-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被引量:34
- 2014年
-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拿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勇气,适应大数据,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新意识;强化大数据,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凝炼大数据,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制度,实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 王潇斌
-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五用”艺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以“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 2015年
-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接受知识的需要,而巧妙借鉴用典型说话、用人格撼动、用真情关怀、用身边事迹教育人和用爱心启迪的"五用"艺术可以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学效果。
- 王潇斌骆文伟
- 消解与重构:内地高校港澳台学生文化认同实证研究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动力,敦促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事业稳步推进。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分离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呈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两岸三地的交流日益密切,使得一些原本隐藏起来的价...
- 王潇斌
- 关键词:港澳台学生文化认同
- 文献传递
- 文化认同:内地高校港澳台学生民族认同的建构路径被引量:7
- 2015年
- 文化认同是构建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下推进文化认同,有利于增强港澳台学生的民族认同。推进文化认同,需要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理解国家意识、历史底蕴和兼容风格对于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历史文化教育、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途径增强港澳台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以文化认同助力推动中华民族大一统进程。
- 王潇斌骆文伟
- 关键词:文化认同港澳台学生民族认同
- 价值观与行为: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问题与对策探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网络人格异化是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自我认知迷失、道德判断弱化和社会交往封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有效解决该问题,要充分发挥价值观对人的实践行为的反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完善网络人格,帮助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倡导理性思考,学会明辨是非,投身社会实践,笃实做人干事。
- 王潇斌
-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