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磊

作品数:22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梅花鹿
  • 9篇鹿茸
  • 7篇基因
  • 5篇蛋白
  • 5篇蛋白质
  • 5篇电泳
  • 5篇凝胶
  • 5篇凝胶电泳
  • 5篇染色
  • 5篇染色体
  • 5篇Y染色体
  • 4篇蛋白质组
  • 4篇蛋白质组学
  • 4篇蛋白质组学分...
  • 4篇双向凝胶电泳
  • 4篇马鹿
  • 4篇梅花鹿鹿茸
  • 4篇白质
  • 4篇不同生长时期
  • 3篇荧光

机构

  • 22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22篇邢秀梅
  • 22篇王磊
  • 16篇张然然
  • 14篇刘华淼
  • 6篇邵元臣
  • 6篇周永娜
  • 6篇董世武
  • 4篇王洪亮
  • 4篇鞠妍
  • 3篇苏莹
  • 3篇胡鹏飞
  • 2篇刘汇涛
  • 1篇徐佳萍
  • 1篇苏伟林
  • 1篇杨福合
  • 1篇刘艳环
  • 1篇高兵
  • 1篇唐福全

传媒

  • 7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特产研究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经济动物学报
  • 1篇野生动物学报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鹿产品鉴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8年
鹿产品是名贵中药材,亦可作为保健品,价格昂贵。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杂交鹿的产品,还有其他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阻碍了中国鹿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鹿产品的鉴别变得非常重要。从历年来有关鹿产品鉴别的报道来看,现有的鉴别方法大致可分为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分子鉴别4种。本文对相关的报道作了汇总,为后续鹿产品鉴别的研究提供参考。
董世武王磊周永娜邢秀梅
关键词:梅花鹿马鹿鹿产品
骨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与鹿茸重量的相关性分析
2021年
旨在研究骨发育相关基因在不同重量鹿茸的尖端表达规律,以期深入研究鹿茸生长发育分子调控机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7个基因(MMP14、COL11A1、PHOSPHO1、RHOA、COL1A2、SPARC、CTNNB1)在不同重量鹿茸尖端组织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骨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与鹿茸重量的相关性;同时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对目的基因是否存在关联和所参与的生物学过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高重量组鹿茸尖端上述7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都显著高于低重量组,且均与鹿茸重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生物信息分析表明,骨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互作,MMP14、COL11A1、COL1A2、SPARC、RHOA、CTNNB1共同参与骨骼发育及软骨内骨化。结果提示,高低重量鹿茸的尖端组织中MMP14、COL11A1、COL1A2、SPARC、RHOA、CTNNB1、PHOSPHO1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骨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会影响鹿茸的重量。
赵佩王洪亮王磊邢秀梅胡鹏飞
关键词:鹿茸骨发育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家养梅花鹿品种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和父系遗传结构被引量:5
2016年
为研究家养梅花鹿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利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了我国培育的家养梅花鹿品种和品系389头雄性梅花鹿Y染色体AMELY基因部分序列,针对测序得到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筛选出6个SNPs位点,得到了6种单倍型(H1、H2、H3、H4、H5和H6)。结果表明:我国家养梅花鹿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种群之间没有发生显著的遗传分化。单倍型H1为优势单倍型,在种群中有较高的频率,其次为单倍型H2,其他单倍型频率较低。
周盼伊邵元臣刘华淼张然然王磊邢秀梅
关键词:Y染色体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鹿血与鹿茸血鉴别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旨在研究鹿血与鹿茸血之间的小分子代谢物组分差异,为鹿血、鹿茸血相关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采用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PCA、OPLSDA)对鹿血与鹿茸血的整体代谢物组分进行比较,并进行定量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显示,鹿血与鹿茸血在X变量上区分明显,表明两者在小分子代谢物层面上是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据代谢物的峰值共筛选出28种显著差异表达代谢物,其中脂类、核苷酸及天然抗氧化剂-麦角硫因在鹿茸血中含量较高。鹿血与鹿茸血的代谢组学分析能够为鹿血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张然然王磊李洋徐佳萍邢秀梅
关键词:鹿血代谢组学
不同生长时期梅花鹿鹿茸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为了解梅花鹿鹿茸生长过程中蛋白质表达特征,从分子水平认识鹿茸生长机制,本研究以10d、40d、60d与130d的梅花鹿鹿茸为试验材料,运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MALDI-TOF/TOF质谱鉴定技术对梅花鹿鹿茸生长过...
张然然刘华淼邵元臣周盼伊苏莹王磊邢秀梅
关键词:梅花鹿鹿茸不同生长时期双向凝胶电泳蛋白质组学
文献传递
TMEM219基因可变剪切体相对表达量及其对鹿茸重量的影响
2020年
试验旨在研究TMEM219基因3种剪切体在不同重量鹿茸尖端的表达规律及TMEM219基因表达对鹿茸重量的影响,以期探究TMEM219基因对鹿茸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TMEM219基因及其3种剪切体在同一重量组鹿茸的不同组织及不同重量组鹿茸的同一组织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测定并比较不同产茸量梅花鹿的血清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浓度。结果表明,TMEM219基因的3种剪接体在梅花鹿鹿茸的间充质及前成软骨组织(RP)、过渡组织(TZ)及软骨组织(C)中均有表达,TMEM219-918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TMEM219-1005与TMEM219-1960基因(P<0.01),TMEM219-1005与TMEM219-1960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高重量组TMEM219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低重量组(P<0.05);同时,高重量组个体血清中IGF-1浓度显著高于低重量组个体(P<0.05),而IGFBP-3浓度显著低于低重量组个体(P<0.05)。结果提示,TMEM219基因高表达可能会促进鹿茸的生长,增加鹿茸重量;推测其可能的机理是TMEM219竞争性结合IGFBP-3,减少与其结合的IGF-1,加强IGF-1与IGF-1R的亲和力,进而提高IGF-1对鹿茸生长的促进作用。TMEM219基因可能成为影响鹿茸生长发育的候选基因,为提高鹿茸生长提供理论基础。
赵佩王磊王洪亮邢秀梅胡鹏飞
关键词:鹿茸荧光定量
鹿茸组织中内参基因的筛选
鹿茸,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未骨化的,唯一能够再生的哺乳动物组织器官,是研究组织再生和快速生长的重要模型,但目前为止,鹿茸快速生长及骨化的生长机制仍不十分明确,而对鹿茸生长过程中生长及骨化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趋势的研究尤为重要...
张然然刘华淼邢秀梅王磊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鹿茸内参基因GENORMNORMFINDER
家养梅花鹿品种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和父系遗传结构
为了全面研究家养梅花鹿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为家养梅花鹿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利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了我国培育的家养梅花鹿品种和品系389头雄性梅花鹿Y染色体AMELY基因部分序列,针对测序得到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
周盼伊邵元臣刘华淼张然然王磊邢秀梅
关键词:Y染色体
文献传递
基于GBS技术对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后代基因组SNP特征的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旨在利用基因分型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技术对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后代(F1、F2)基因组的SNP特征进行分析。本试验采用GBS技术对梅花鹿(63个)、马鹿(12个)及其杂交后代(F1代112个,F2代38个,未知类型个体1个)共226个个体的血液基因组DNA进行测序,并利用本实验室前期110只梅花鹿、197只马鹿和1只F1代杂交鹿的测序数据,以梅花鹿全基因组为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226个个体共产生Clean data 322.683 Gb,平均每个样品1427.802 Mb;将所有样本作为一个群体检测SNP变异,共检测出SNP位点23943582个,质控过滤后得到SNP位点31630个。对31630个SNPs使用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法构建的分子进化树显示,梅花鹿、马鹿、F1及F2代区分明显。对梅花鹿和马鹿的SNPs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出可用于鉴别马鹿、梅花鹿、F1、F2的物种特异SNP位点1032个(马鹿特异SNP位点474个,梅花鹿特异SNP位点558个),计算结果显示,F1代个体包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主要在40%~60%之间,F2代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主要在10%~30%之间,马鹿个体中不含梅花鹿的特异SNPs,梅花鹿中55.49%的个体不含马鹿特异SNPs,17.34%的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低于1%,13.29%的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在1%~10%之间,其余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为10%~20%(其中有一个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为33.3%)。该研究为花马杂交鹿后代的鉴定提供了可靠标记,并定量估计了F1和F2代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马鹿个体中不含梅花鹿的特异SNPs,这对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后代(F1、F2)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董世武王天骄刘华淼王磊唐丽昕邢秀梅
关键词:GBS梅花鹿马鹿SNP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敖鲁古雅驯鹿鹿茸转录组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试验旨在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驯鹿的遗传信息和鹿茸组织的转录组特征,并进一步挖掘其中与鹿茸经济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信息。对驯鹿鹿茸组织提取RNA,检测RNA纯度、完整性及是否有污染,合格后构建文库,文库构建成功需要进行库检,库检合格后使用Illuminanovaseq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利用Diamond、HMMER、KAAS、Blast2GO等软件对驯鹿鹿茸转录组序列进行了功能注释、基因丰度分析和其他分析。结果显示,测序获得47818202条raw reads,经过滤和质量检查得到了46964478条clean reads,组装后得到49171个Unigenes,表明本次测序获得了高质量的鹿茸转录组。基于序列一致性分析,Unigenes与NR、Swiss-Prot、KOG、KEGG、Pfam、GO数据库比对注释成功总共占89.54%,共44029条序列。Corset聚类后得到49171个Unigenes,在这些Unigenes中共找到13795个SNPs位点和18446个SSRs位点。GO注释结果显示22955个Unigenes得到注释,占总注释结果的46.68%。与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发现49171个Unigenes可能参与或涉及代谢途径,其中20258个Unigenes共注释到32个KEGG代谢通路。此外,在转录组结果中发现了一些高丰度的基因,如OPN、TMSB4、TMSB10等,它们的功能可能与驯鹿生茸有关。本试验结果不仅对驯鹿的基因组数据进行了补充,而且还初步揭示了生长期驯鹿鹿茸的基因特征,为驯鹿分子遗传学研究、资源保护与利用及种群资源恢复提供了参考。
鞠妍刘华淼何金明王磊赵佩张然然董依萌董世武唐丽昕邢秀梅
关键词:驯鹿鹿茸高通量测序转录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