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晓婧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斑块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动脉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颈动脉
  • 2篇患病
  • 2篇患病率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易损性
  • 1篇硬化斑块
  • 1篇脂肪

机构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闫晓婧
  • 3篇张磊
  • 3篇杜志兴
  • 2篇周谨
  • 2篇邓永敏
  • 2篇刘永建
  • 2篇刘同方
  • 2篇陈立涛
  • 1篇孙武装
  • 1篇李珠
  • 1篇李瑞池
  • 1篇焦丽亚
  • 1篇王鑫
  • 1篇殷婕
  • 1篇颜伟

传媒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Res对吸烟致COPD模型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相关因子和表面标记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析白藜芦醇(Res)对吸烟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分泌相关因子和表面标记物的影响。方法将75只吸烟致COPD的SD新生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未予Res干预)、研究A组(Res 50 mol/L干预)、研究B组(Res 100mol/L干预)、研究C组(Res 150mol/L干预)及研究D组(Res 200 mol/L干预)5组,每组15只。5组大鼠均自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获取AM纯化液,采用不同剂量Res干预4、6、12 h后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以及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CD11c、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精氨酸酶1(Arg-1)、CD206的表达情况。结果干预12 h时随着干预剂量的增大AM中IL-6含量随之降低(P<0.01)。随着Res干预时间的延长5组大鼠AM中IL-6含量均升高,且在干预12 h时达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同干预时间,AM中TNF-α水平对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研究C组>研究D组,MMP-9水平对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研究C组<研究D组,研究A组、B组、C组、D组AM中TIM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及研究A组、B组、C组、D组AM中TNF-α、MMP-9、TIMP-1水平在干预后4 h逐步升高,到6 h时达峰值,随后下降,干预12 h时除研究B、C、D组TNF-α下降至干预4 h时水平,余组内上述指标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同干预时间,随着Res干预剂量的增加,CD11c、iNOS表达明显减弱,Arg-1、CD206表达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组内随着Res干预时间的延长CD11c、iNOS表达逐渐减弱,Arg-1、CD206表达逐渐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对吸烟致COPD模型大鼠AM中IL-6、TNF-α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可促进MMP-9、TIMP-1分泌,明显减
李珠孙武装闫晓婧
关键词:吸烟基质金属蛋白酶9
ADAMT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体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及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1 motifs,ADAMT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体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及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84例脑梗死体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338例)和易损斑块组(346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检测指标、ADAMTS rs402007(G/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和ADAMTS基因多态性与危险因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中的交互作用。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分析不同基因型与阿托伐他汀疗效的相关性。结果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糖尿病比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间GG基因型与GC+CC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LDL-C、HCY、FIB是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P<0.05)。LDL-C与ADAMTS基因rs402007位点存在交互作用(P<0.05)。GG、GC、CC基因型组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44例(82.29%)、209例(84.27%)、233例(89.27%)。各基因型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治疗前、治疗后LDL-C水平,以及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T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GG基因型为参考,GC基因型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无相关性(P>0.05),CC基因型与疗效有相关性(P<0.05)。结论ADAMTS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存�
刘永建邓永敏周谨闫晓婧杜志兴陈立涛张磊刘同方
关键词:脑梗死基因多态性斑块易损性阿托伐他汀
石家庄市40岁以上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颈动脉斑块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与其他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分析5 994例体检人群资料,记录其既往病史、生活饮食等情况及血压、血糖、血脂的检测结果,颈动脉斑块依据B型超声诊断。通过性别、年龄分层比较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及与其他疾病的关系。结果 5 994例体检者中,检出颈动脉斑块2 597例,患病率为43.3%,其中男性1 747例,患病率为52.2%,女性850例,患病率为32.1%,男女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腰围、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胆蛋白胆固醇、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清总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糖尿病和吸烟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应注意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积极控制血糖、血压,主动戒烟,以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张磊杜志兴焦丽亚闫晓婧殷婕王鑫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
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1(ADAMTS-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EH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有CAP形成,将患者分为非斑块组(144例)和斑块组(256例)。比较2组ADAMTS-1基因rs402007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老年EH患者CAP形成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对老年EH患者CAP形成的预测能力。结果斑块组ADAMTS-1基因rs402007位点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频率均高于非斑块组[46.3%(237/512)比36.8%(106/288)、21.5%(55/256)比13.9%(20/1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ADAMTS-1基因rs402007位点CC+CG基因型是老年EH患者CAP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5)。纳入所有独立相关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948(95%置信区间:0.925~0.98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EH患者CAP形成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95%置信区间:0.826~0.892)。结论ADAMTS-1基因rs402007位点C等位基因是老年EH患者CAP形成的遗传易感等位基因。
刘永建邓永敏周谨闫晓婧杜志兴陈立涛李瑞池刘同方张硕稳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因多态性
7379例体检人员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现对在我院体检的7 379例河北省直机关人员脂肪肝患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特点、发病危险因素,旨在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参加体检的河北省直机关干部7 37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 058例,女性3 321例,年龄22-89岁,平均(48.31±12.10)岁。
张磊颜伟闫晓婧
关键词:脂肪肝患病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