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越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血流
  • 1篇血流量
  • 1篇缺血
  • 1篇椎动脉
  • 1篇后循环
  • 1篇后循环缺血
  • 1篇彩色多普勒
  • 1篇彩色多普勒超...
  • 1篇彩色多普勒超...
  • 1篇超声
  • 1篇超声测量

机构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篇朱琳娜
  • 1篇李自清
  • 1篇周兢
  • 1篇徐琳琳
  • 1篇黄越

传媒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椎动脉血流量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椎动脉血流量对后循环缺血(P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治疗的PCI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并确诊为非后循环缺血症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测量椎动脉内径及血流量,观察组患者需行头颅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椎动脉内径、血流量及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椎动脉内径及血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77.5%(44例),对照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42%(2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狭窄、轻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椎动脉血流量的变化(此处所指的血流量是指小于200 mL/min那部分患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头颅CTA对比检查,彩色多普勒具有直接、准确、方便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可有效的诊断后循环缺血症状。
周兢李自清徐琳琳朱琳娜高玉树黄越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后循环缺血椎动脉血流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