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桦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脂肪
  • 3篇脂肪性
  • 3篇细胞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肝病
  • 2篇脂肪性肝病
  • 2篇维生素D
  • 2篇酒精性脂肪性...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技...

机构

  • 6篇宁波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慈溪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叶桦
  • 1篇宋毓飞
  • 1篇黄诗良
  • 1篇张学松
  • 1篇高志强
  • 1篇黄莎
  • 1篇刘伟

传媒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营养学报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不同标本的胃癌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2020年
全球胃癌死亡率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早期胃癌通常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并且缺乏理想的诊断手段[1]。早期诊治胃癌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现有的胃癌筛查和诊断手段价值有限,亟需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度的胃癌标志物来完善和提高。理想的胃癌生物标志物不仅能够早期发现胃癌,对胃癌预后判断、术后监测以及药物靶点挖掘都有重要意义。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技术能够高通量分析样本,广泛应用于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中[2]。
张良舜叶桦
关键词:胃癌死亡率术后监测药物靶点蛋白质组学早期诊治
炎症性肠病的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与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用共表达网络的系统生物学分析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生物学功能,为疾病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重要信息。方法本文以公共数据库中的212个IBD RNA-Seq数据为对象,用权重基因共表达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方法构建其基因共表达网络,数据库注释、可视化和综合发现(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DAVID)工具分析模块数据,并利用药物处理基因表达谱数据库(Connectivity map,CMAP),对可能的治疗药物进行筛选。结果 (1)共鉴定出12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共表达基因模块,模块的功能与免疫应答、血管生成、转录、翻译、能量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相关,并挖掘出每个模块的关键节点基因;(2)发现UC和CD间在胺基糖代谢、O-Glycan合成、血管生成、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上有显著差异;(3)挖掘出12种潜在治疗药物。结论本文首次鉴定出IBD基因功能模块,这些模块可能代表疾病的主要特征,为疾病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叶桦柳惠未黄诗良张学松黄莎高志强刘伟宋毓飞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维生素D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及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aminD,VD)调控脂肪酸诱导的巨噬细胞M1-M2极化表型转变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直接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饱和脂肪酸孵育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并予活性VD-1,25(OH)2D3补充干预,制备相应的条件培养液体外培养小鼠肝细胞AML12。Real-time PCR检测巨噬细胞M1/M2极化基因表达水平,Real-time 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巨噬细胞VD受体(VDreceptor,VD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肝细胞内脂质沉积表现,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细胞脂质合成和分解代谢相关酶类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体外饱和脂肪酸作用下,与VD对照组相较,VD补充组巨噬细胞M1极化基因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2(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2,iNOS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M2极化基因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巨噬细胞VDR/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体外饱和脂肪酸作用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孵育肝细胞,与VD对照组相较,VD补充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减少,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elementbindingprotein1C,SREBP1C)、脂肪酸合酶(fattyacidsynthase,FAS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脂质分解代谢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A,CPT1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补充VD介导VDR/PPARγ通路逆转脂肪酸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表型直接影响肝细胞脂质代谢水平并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
罗雯静董显文赵巧素郭雯莹柳惠未叶桦
关键词:维生素D巨噬细胞极化肝细胞脂质代谢
先天免疫反应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2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以肝细胞显著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NAFLD可进一步发展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细胞癌。肝脏除了代谢解毒功能外,还可以看作一个免疫器官,其中存在复杂的先天免疫信号网络,而先天免疫反应会导致肝脏脂肪变性,进一步调控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代谢反应、炎症及纤维化反应。此外,细胞因子能够通过诱发并参与免疫反应,激发肝脏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在肝脏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NAFLD的治疗方法有限,尚未有药物广泛普及于临床应用,而免疫相关性西医药及中医药的治疗药物还在不断研究中。因此,本文总结了先天免疫细胞、先天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及免疫相关性中西医治疗与NAFLD关系的研究进展,为预防和治疗NAFLD提供理论依据。
王馨雪赵丹柳惠未叶桦徐梦丹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免疫细胞
维生素D调控Kupffer细胞极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防治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0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正常饮食)、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和维生素D补充组[高脂饮食同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1,25(OH)2D3],每组10只。喂饲相应食物16周后每组取5只小鼠处死后取肝组织,另5只小鼠行胶原酶原位灌注获取Kupffer细胞。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表现;采用real-time 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肝组织脂质合成和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Kupffer细胞M1/M2极化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高脂饮食组相比,维生素D补充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减轻,肝组织脂质合成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酶(FASN)和脂质分解基因脂酰辅酶A氧化酶l(ACOX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肝组织脂质合成蛋白SREBP1C、FASN和脂质分解蛋白ACOX1、CPT1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Kupffer细胞M1极化基因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2(iNOS2)、TNF-α和IL-6及M2极化基因IL-10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NAFLD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Kupffer细胞M1型极化进而影响肝脏脂质代谢水平有关。
罗雯静董显文赵巧素郭雯莹柳惠未叶桦
关键词:维生素DKUPFFER细胞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和新药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以肝细胞显著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疾病谱主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等一系列严重肝病事件。适当的饮食和药物治疗对于阻止NAFLD的进展至关重要,目前,NAFLD的一线治疗主要包括饮食干预和增加体育活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其中对于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仍未达到疾病缓解的肥胖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减肥手术。NAFLD治疗药物的开发在过去的10年中蓬勃发展,主要针对代谢综合征和肝脏损伤,常见药物有抗氧化剂、代谢修饰剂、抗纤维化药物等,但是目前尚未有批准的药物治疗方案。此外,针对NAFLD不同发病机制的各种新型靶向药物也相继进入临床试验。本文就近年来NAFLD治疗现状和新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馨雪宓芳霞陈达华叶桦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