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亮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乙酰
  • 2篇水相
  • 2篇水相合成
  • 2篇量子
  • 2篇量子点
  • 2篇光致
  • 2篇光致发光
  • 2篇二茂
  • 2篇二茂铁
  • 2篇二茂铁基
  • 2篇发光
  • 2篇查尔酮
  • 2篇掺杂
  • 2篇ZNS
  • 1篇滴定法
  • 1篇滴定法测定
  • 1篇地方院校
  • 1篇碘量法
  • 1篇血脂
  • 1篇氧化硅

机构

  • 10篇乐山师范学院

作者

  • 10篇吴亮
  • 5篇胡育
  • 5篇宋连香
  • 2篇曾鸿耀
  • 1篇宋九华
  • 1篇张元勤
  • 1篇孙国峰
  • 1篇万东海
  • 1篇刘凡
  • 1篇王应红
  • 1篇刘素君
  • 1篇熊俊如
  • 1篇李琼
  • 1篇夏烈文
  • 1篇李丽
  • 1篇张颖
  • 1篇李婵
  • 1篇王莉
  • 1篇唐婷

传媒

  • 4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广东化工
  • 1篇山东化工
  • 1篇合成化学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a掺杂ZnS量子点的制备及其表征被引量:2
2015年
ZnS量子点的发光强度较弱,用水相合成技术掺杂一定浓度的La3+可以增强其发光性能。本文以实验用N-乙酰-L-半胱氨酸作保护剂,Zn(Ac)2作锌源,Na2S作硫源、La(Ac)3作镧源合成La掺杂的ZnS量子点,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其物相进行了表征。紫外-可见(UV-Vis)及荧光(PL)光谱性质亦进行了表征。
宋连香吴亮胡育
关键词:ZNS量子点LA掺杂光致发光
Cu^(2+)掺杂ZnS量子点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2012年
本实验采用水相合成技术,以N-乙酰-L-半胱氨酸(NAC)为稳定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水溶液中合成了Cu2+掺杂的ZnS:Cu量子点。实验研究了NAC与Zn2+配比、掺杂不同Cu2+离子浓度、老化温度以及老化时间对ZnS:Cu量子点发光性能影响。实验表明,Cu2+离子掺杂在ZnS的禁带中形成杂质能级,使发射边红移。实验结果显示:稳定剂配比为2,掺杂量为2%,搅拌时间为10 min,反应温度为90℃,老化时间为3h时,掺杂量子点荧光发射强度最高。
宋连香胡育吴亮万东海
关键词:水相合成量子点掺杂光致发光
含二茂铁基荧光探针对H2S的识别被引量:2
2020年
以乙酰二茂铁和蒽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反应型荧光探针1-二茂铁基-3-(9-蒽基)丙烯酮,经1H NM R,13C NM R,IR,LC-M S等手段表征确证。基于Michael加成引起的电子转移机制,利用硫化氢的强亲核性,以荧光滴定法考察了该化合物在生理条件下对硫化氢的识别作用,得出其最佳识别时间为50 min,最佳识别浓度为50μmol/L,且多数离子不会对其识别作用产生干扰。这种能稳定检测的,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反应型荧光探针化合物,可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余利娇吴亮王丽娟任桂铃牛露郭浩模
关键词:二茂铁查尔酮荧光探针
1-二茂铁基-3-(9-蒽基)丙烯酮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2019年
以乙酰二茂铁和蒽醛为原料,KOH作催化剂,经固相研磨合成新型化合物1-二茂铁基-3-(9蒽基)丙烯酮,以1H-NMR、13C-NMR、IR和LC-MS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化合物的抑菌性能。
吴亮
关键词:乙酰二茂铁查尔酮
“滴定法测定二氧化硫”的实验方法改进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根据《食品检测与分析实验》教材中的方法,香菇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由于溶液颜色较深影响终点的判断。实验通过水蒸气蒸馏,将馏出液用25 mL 1 mol/L KOH吸收,再通过0.01 mol/L I2标液测定香菇中SO2。同时对实验条件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加热时间为110分钟,吸收液浓度为1 mol/L,加入1∶3硫酸10 mL后滴定结果最佳。同时与国标进行对比,偏差为6.7%。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实验终点易于观察,数据可靠。
郭枚婷刘凡吴亮张颖
关键词:水蒸气蒸馏碱吸收碘量法
HPLC法测定清脂饮料中芦丁成分
2017年
用苦荞、山楂、决明子、枸杞等含有降血脂成分的药材为原料,以口感、色泽为基础,筛选其最佳配比,制备有降血脂作用的饮料,并用HPLC测定其中芦丁的含量。采用Sepax GP-C_(18)柱(4.6×150 mm,5μm),0.3%磷酸-甲醇(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58 nm,流动相速度0.8 ml·min^(-1),进样量20μL。芦丁的线性范围为0.02443~0.1629 mg·mL^(-1),r=0.9936。清脂饮料中芦丁的平均含量为0.1019 mg·mL^(-1)。
唐婷王莉吴亮宋九华刘素君
关键词:降血脂芦丁HPLC
地方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的探索
2013年
以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无机化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索。教学活动多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设置了随堂测试、章节小结、主题报告、互动积极性、学习小组互评考核体系。实践结果表明",任务驱动"为核心及有效的多元化监督考核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胡育宋连香张元勤曾鸿耀吴亮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地方院校应用化学
CTAB对氯硅烷残液水解制备二氧化硅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氯硅烷残液为硅源,在水溶液中水解制备了较高比表面积多孔二氧化硅粉体。研究了在水解体系中引入表面活性剂CTAB对二氧化硅粉体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的影响。控制CTAB加入量和溶液的酸碱度,可以提高二氧化硅粉体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二氧化硅粉体比表面积在100~750 m^2·g^-1之间。
宋连香李琼夏烈文吴亮胡育
关键词:二氧化硅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推荐一个改进的有机合成实验——肉桂酸的合成被引量:1
2016年
由苯甲醛和乙酸酐通过Perkin反应制备肉桂酸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必选的重要实验。该实验通过水蒸气蒸馏的方法除去未反应的苯甲醛,然后加碱反应成盐、加酸析出对肉桂酸进行分离,最后通过活性炭重结晶提纯。文章利用肉桂酸盐不溶于乙酸乙酯而其原料及副产物溶于乙酸乙酯将肉桂酸进行提纯改进,本改进方法操作简单,产率和纯度都较高,实用性很强,值得推广。
李婵李丽曾鸿耀吴亮王应红
关键词:肉桂酸PERKIN反应萃取提纯
CdS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被引量:1
2015年
以硝酸镉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以N-乙酰-L-半胱氨酸(NAC)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Cd S量子点(Cd S QDs)。通过考察稳定剂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 H和搅拌时间对Cd S QDs的影响,研究Cd S QDs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当n(Cd2+)/n(NAC)=2/1,p H=7,搅拌10 min,于80℃反应2 h制得的Cd S QDS荧光性能较好。
胡育宋连香吴亮孙国峰熊俊如
关键词:CDS量子点N-乙酰-L-半胱氨酸水相合成光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