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娟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药
  • 1篇多酚
  • 1篇水蛭
  • 1篇体外
  • 1篇配位
  • 1篇配伍
  • 1篇配伍规律
  • 1篇肿瘤
  • 1篇肿瘤研究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摄取
  • 1篇小鼠
  • 1篇小鼠体内
  • 1篇小鼠体内分布
  • 1篇米粒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复合物
  • 1篇纳米胶束
  • 1篇纳米粒
  • 1篇抗肿瘤

机构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乔宏志
  • 4篇孙娟
  • 3篇狄留庆
  • 3篇张蕾
  • 2篇吴文瀚
  • 1篇陈静
  • 1篇丁青龙
  • 1篇柴雅萍
  • 1篇戴心怡
  • 1篇方栋

传媒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草药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活血化瘀中药对介孔硅纳米粒小鼠体内分布的影响(英文)
2018年
目的制备适宜的介孔硅纳米粒(MSNs)并考察活血化瘀中药对介孔硅纳米粒小鼠体内分布的影响。方法通过Stober方法制备MSNs,调节不同摩尔比例的正硅酸乙酯(TEOS)和氢氧化钠(NaOH),测定MSNs的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和Zeta电位,筛选出适宜的MSNs制备工艺,并对其表面进行氨基修饰得到MSNs-NH_2。通过动态光散射(DLS)、傅里叶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表征其结构和形貌。取ICR小鼠每日分别灌服川芎、丹参和水蛭煎液,以灌服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10d后尾静脉注射Cy7荧光染料标记的MSNs-NH_2,进行活体成像。结果在TEOS与NaOH摩尔比为20时制备的MSNs,经氨基修饰得到MSNs-NH_2粒径为136.8nm,PDI为0.17,Zeta电位为16mV。荧光标记的MSNs-NH_2静注后主要分布于肝脾,3种活血化瘀中药预处理组的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其中川芎组荧光的达峰时间早于丹参组。静注24h后,川芎组小鼠的肺中显示有荧光,而其他组肺脏无明显荧光。结论通过调节TEOS和NaOH的摩尔比可以有效调控MSNs的尺度,得到的MSNs-NH_2可作为探针用于研究中药与纳米粒的作用关系;服用活血化瘀中药会影响MSNs-NH_2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位置和分布时间。
孙娟吴文瀚高丽娜何凤军张蕾乔宏志
关键词:活血化瘀活体成像水蛭
中药功效物质与靶向治疗策略被引量:5
2018年
中医药与靶向治疗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体系,二者既有差别,又有多重联系和潜在的融合空间。这主要体现在二者理论体系的相通性,作用目的的相向性和实践手段的互补性上。中药功效物质的靶向治疗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方面,很多来源于中药的活性成分存在成药性问题,可通过现代靶向技术制备靶向制剂,以实现增效、减毒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中医药思维下,很多中药功效成分能赋予药物或制剂良好的定向作用,引导他们更多地分布于某些特定区域,发挥靶向治疗的效果。将从上述两个角度综述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以便于理解和发现二者的内在联系和潜在开发价值,促进中医药与制剂学科的融合发展。
乔宏志张蕾张蕾狄留庆
关键词:配伍规律靶向给药
“药辅合一”茶多酚-蜂毒肽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抗肿瘤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制备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的茶多酚-蜂毒肽纳米复合物(EMN),并考察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拜耳反应合成了多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poly EGCG),~1H-NMR和MS表征其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EMN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在不同p H值条件下蜂毒肽(Mel)的体外释放。通过流式细胞仪比较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Mel和EMN的细胞摄取情况。MTT法考察poly EGCG和Mel在B16F10和A549细胞的协同抗肿瘤效应。结果合成的poly EGCG用~1H-NMR和MS确证了结构,正交试验优化的EMN最佳制备工艺为将0.5 mg/m L poly EGCG溶液逐滴加入到1 mg/m L等体积的Mel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室温孵育30 min,即得。体外释放实验表明EMN释放具有酸响应性。摄取实验表明Mel和EMN均能被肿瘤细胞摄取,摄取量相当。MTT实验结果表明,poly EGCG和Mel联合使用的协同系数(CI)小于1.0,具有协同抗肿瘤效果。结论采用自组装的方式制备EMN,工艺简单,粒径适宜,且具有协同抗肿瘤的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方栋张蕾孙娟吴文瀚乔宏志狄留庆
关键词:蜂毒肽茶多酚纳米复合物细胞摄取抗肿瘤MTT法
阿霉素-铜-姜黄素纳米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以泊洛沙姆407(P407)为载体,制备阿霉素-铜-姜黄素(DOX-Cu-Cur)三元配合物的纳米胶束,实现定量化联合载药和智能化释药,以期达到协同治疗效果。方法以P407为载体,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制剂进行处方优化,并考察胶束的体外释药特性,MTT法研究胶束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优化后的载药胶束(DOX-Cu-Cur/P407)粒径为(31.06±4.20)nm,多分散系数为0.174±0.028,阿霉素和姜黄素的包封率分别为(93.17±1.05)%、(100.03±1.10)%。体外释放曲线表明,胶束具有酸敏感释药特性,MTT结果表明DOX-Cu-Cur/P407能显著抑制肿瘤增殖,且较单一药物有更好的协同作用。结论 DOX-Cu-Cur/P407胶束具有均一的粒径和高包封率,能够响应肿瘤酸性微环境,有望实现定量化敏感释药和协同治疗效果。
陈静乔宏志柴雅萍戴心怡孙娟丁青龙狄留庆
关键词:姜黄素阿霉素配位胶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