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波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肉瘤
  • 3篇腹膜
  • 3篇腹膜后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腹膜
  • 2篇原发性腹膜后...
  • 2篇脂肪肉瘤
  • 2篇基因
  • 2篇腹膜后脂肪肉...
  • 1篇蛋白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逆转录...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治疗学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录
  • 1篇逆转录酶
  • 1篇平滑肌

机构

  • 4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作者

  • 4篇邱法波
  • 4篇尹波
  • 2篇徐波
  • 1篇黄飞龙
  • 1篇孙大伟

传媒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PRL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首发症状及体征表现为腹部包块(77.8%)、腹胀(33.3%)及腹痛(22.2%)。B超及CT扫描为主要检查手段,其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2.5%(10/16)和86.7%(26/30)。治疗方法均为手术治疗,姑息性切除11例(30.6%),3年生存率为66.3%,5年生存率为33.1%;完整切除25例(69.4%),3年生存率为94.1%,5年生存率为68.6%,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7;χ2=5.731,P<0.05)。结论 PRL早期诊断较为困难,CT检查是诊断PRL的重要手段,其效果优于B超。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PRL的主要方法,完整切除达到肉眼切除干净是手术的目标,对侵犯脏器者将累及脏器一并切除。脂肪肉瘤术后易复发,对复发者可再次手术治疗。
苗海港邱法波李赞滨尹波徐波徐常力
关键词:脂肪肉瘤腹膜
胰腺癌组织中MUC1和hTERT及DPC4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黏蛋白1(MUC1)基因、端粒酶基因及胰腺癌缺失基因(DPC4)在人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MUC1、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及DPC4蛋白在47例胰腺癌组织和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与病人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发生部位、病理分化程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其TNM分期等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MUC1、hTERT及DPC4在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12.5%、100.0%,在47例人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7%、76.6%和55.3%,2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人胰腺癌组织中,有无淋巴转移MUC1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和是否有淋巴转移者hTERT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C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胰腺癌临床特征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1、hTERT及DPC4三者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MUC1、hTERT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多,DPC4在胰腺癌表达减少,说明其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李赞滨孙大伟邱法波黄飞龙尹波苗海港
关键词:胰腺癌黏蛋白1端粒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c-myc、MDM2及p53基因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中c-myc、MDM2及p53基因蛋白表达及三者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6000两步法对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及脂肪瘤组织中c-myc、MDM2及p53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myc、MDM2及p53蛋白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3%(28/48)、64.6%(31/48)、50.0%(24/48),三种蛋白在脂肪肉瘤与脂肪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种蛋白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相关性。不同类型脂肪肉瘤分化较好者阳性率明显低于分化较差者。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中c-myc、MDM2及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c-myc、MDM2及p53蛋白表达在原发者与复发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yc、MDM2及p53蛋白与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形成、分化及恶性程度有关,它们可作为判断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分化程度及恶性程度参考指标之一,但与肿瘤复发无关。在脂肪肉瘤的发生、发展中三者可能起协同作用。
苗海港邱法波李赞滨尹波徐波徐常力
关键词:腹膜后脂肪肉瘤C-MYCMDM2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是临床比较罕见的来源于深部软组织的肿瘤,本文报告5例,就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该病提供临床依据。
尹波邱法波苗海港李赞滨
关键词: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治疗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