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媛媛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化学工程矿业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润湿
  • 2篇耐火
  • 2篇耐火材料
  • 1篇电场
  • 1篇电化学
  • 1篇电脉冲
  • 1篇冶金
  • 1篇质子
  • 1篇质子导体
  • 1篇熔渣
  • 1篇水口结瘤
  • 1篇水相
  • 1篇碳含量
  • 1篇碳热还原
  • 1篇铁矿
  • 1篇氢传感器
  • 1篇热还原
  • 1篇鲕状赤铁矿
  • 1篇脱氢
  • 1篇外加电场

机构

  • 5篇辽宁科技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 1篇辽宁对外经贸...
  • 1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辽宁省检验检...

作者

  • 5篇张媛媛
  • 4篇何志军
  • 1篇陈琳琳
  • 1篇张军红
  • 1篇于河
  • 1篇刘春明
  • 1篇王东
  • 1篇张玮
  • 1篇刘吉辉

传媒

  • 1篇中国冶金
  • 1篇钢铁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冶金能源
  • 1篇矿产保护与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化学氢泵法对铝液无污染脱氢效果的影响
2016年
利用固相反应法合成CaZr0.9In0.1O3-α质子导体并将其作为电解质组装成浓差电池短路氢泵,在电池短路情况下,通过改善物理条件(真空抽取、O2或Ar气体携带)下实现对铝液的无污染脱氢过程。结果表明,该氢泵显著降低铝液中的氢含量,100g铝液中的氢含量由79.84mL降至0.15mL。此外,试验还探索了氢泵在外加电压1.5V条件下的脱氢效果,发现可将100g铝液中的氢含量由6.43mL降至3.67mL,也达到了一定的脱氢效果。
王东刘春明陈琳琳张媛媛张玮
关键词:质子导体氢传感器
冶金用耐火材料与铁水相际间运动的电现象
2021年
钢铁冶炼过程中,耐火材料与钢液(铁水)界面间存在的电场将影响两相间的润湿、溶解以及化学反应等界面作用。为明确钢液(铁水)与耐火材料间因相对运动所引起的摩擦起电行为,进行低温流体流动带电试验和热态模拟试验。由低温流体流动带电试验可知,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流体与石墨容器因摩擦起电所产生的静电电压逐渐增大;不同种类的流体因其密度、黏度以及流体内部含有的杂质、离子数量不同,流动所产生的静电大小差别明显。由热态模拟试验可知,流动的铁水与耐火材料会产生摩擦起电,且随铁水流动速度的增加,由此产生的静电增大;不同种类的耐材与流动的铁水产生的静电大小各异,与其自身理化性质有关。
张媛媛何志军陈文杨鑫
关键词:耐火材料润湿
不同碳含量镁碳砖与熔渣间的润湿和侵蚀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文章通过高温润湿实验研究了不同碳含量的镁碳砖与四元熔渣的润湿和侵蚀行为。由高温润湿实验可知,随着镁碳砖中碳含量的降低,熔渣与MgO-C耐火材料间的接触角逐渐减小,在相同温度下熔渣与含碳量高的镁碳砖的接触角更大,在润湿反应结束后,只有碳含量为16%的镁碳砖与熔渣的接触角仍大于90°;随着镁碳砖中碳含量的增加,炉渣向耐火材料内部的渗透深度也逐渐减小,由94.90μm(12%C)降低至31.65μm(16%C)。镁碳砖中的碳含量的降低,可为熔渣的扩散、溶解和渗透等界面反应提供动力学条件,最终致使熔渣对镁碳砖的侵蚀更为严重。
于河高源刘吉辉张媛媛杨鑫何志军
关键词:MGO-C耐火材料碳含量润湿
SiO_(2)对高磷鲕状赤铁矿碳热还原过程中铁磷物相转变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为了明确高磷铁矿在碳热还原过程中磷相进铁的行为,以碳热还原工艺为基础,研究了高磷铁矿在不同还原温度下含磷相进铁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在不同还原条件下,还原过程中发生了多种物相转变,如氧化铁的还原、氟磷灰石的分解以及脉石相的转变,当SiO_(2)存在时,含磷矿物还原温度降低,磷元素更易进入铁中,两者交织溶蚀,难以分离;且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铁中的磷含量逐渐增加并呈不规则分布。SiO_(2)的加入对含磷矿物还原有一定促进作用,SiO_(2)与氟磷灰石分解产物磷酸三钙和氧化钙反应,降低了氟磷灰石还原温度,促进了氟磷灰石分解,从而使还原出的磷元素大量进入铁中。本研究为高磷铁矿铁磷分离提供了理论基础,对高磷鲕状赤铁矿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齐冰力路明何志军张媛媛
关键词:高磷铁矿碳热还原氟磷灰石
基于电脉冲技术抑制连铸水口结瘤堵塞的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浇注过程中连铸水口表面存在自生电场,由此所引起的电润湿、电化学反应等界面作用严重影响水口结瘤堵塞。在连铸平台进行了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电场处理的水口内腔结瘤物厚度可达10mm,吐钢孔堵塞严重;电脉冲处理后的水口内腔平滑,吐钢孔无明显结瘤物。电脉冲处理可减弱或消除水口表面自生电场引起的界面作用,从而有效抑制水口结瘤,延长水口使用寿命。
杨鑫张媛媛何志军张军红湛文龙于景坤
关键词:高效连铸水口结瘤外加电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