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旭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电磁铆接
  • 2篇剪切强度
  • 1篇碳纤维
  • 1篇准静态
  • 1篇铝合金
  • 1篇铆钉
  • 1篇铆接结构
  • 1篇卡车
  • 1篇卡车车架
  • 1篇剪切
  • 1篇剪切性能
  • 1篇合金
  • 1篇干涉量
  • 1篇Q235钢
  • 1篇车架
  • 1篇磁脉冲

机构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湖南大学
  • 1篇上汽通用五菱...

作者

  • 3篇张旭
  • 2篇李光耀
  • 2篇崔俊佳
  • 1篇蒋浩
  • 1篇齐麟

传媒

  • 1篇锻压技术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精密成形工程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Φ6mm-Q235钢铆钉电磁铆接工艺试验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电磁铆接结构使用性能,探究该技术在汽车装配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开展Φ6 mm-Q235钢铆钉电磁铆接工艺试验,分析电磁铆接结构干涉配合质量、抗剪切性能以及疲劳性能。结果铆钉钉杆中间位置干涉量最大,半圆头位置的干涉量最小,平均干涉量可达1.84%;剪切测试表明电磁铆接结构最大可承受11.85 k N剪切载荷,剪切失效位置发生在铆接板交界处;最大循环载荷8.3 k N时电磁铆接结构疲劳周期高达53万次,而且疲劳失效均发生在铆钉变形较小的半圆头位置。结论电磁铆接结构干涉量、抗剪切性能和疲劳性能良好,均符合实际服役需求。
黄宗斌韦超忠徐志丹崔俊佳李光耀张旭
关键词:电磁铆接剪切性能
卡车车架磁脉冲铆接结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磁脉冲铆接技术具有高加载速率、稳定干涉配合量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以汽车车架装配潜在技术需求为背景,重点分析了螺栓连接结构(螺接结构)和磁脉冲铆接结构(铆接结构)的抗剪切强度和疲劳寿命,用以研究铆接结构代替螺接结构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铆接结构的剪切强度比铆钉原始强度提升14%。剪切断裂位置位于铆接板交界面,而疲劳断裂位置在半圆头与钉杆交界处;断口微观组织分析表明铆接结构剪切断面和疲劳断面均存在沿剪切方向拉长的塑性韧窝。磁脉冲铆接结构较螺接结构,抗剪切性能提高了38.5%,而疲劳寿命高于螺接3.65倍以上。单纯从紧固件价格方面对比,采用磁脉冲铆接技术可节省42%,而从紧固件重量和制孔去料重量方面对比,净减重量高达67%。
李光耀陈乾蒋浩张旭崔俊佳
关键词:剪切强度
碳纤维-铝合金电磁铆接与准静态压铆对比被引量:7
2017年
为了探究电磁铆接技术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上的可行性,采用碳纤维-铝合金结构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碳纤维-铝合金电磁铆接接头的干涉量及剪切、拉脱性能,并与传统准静态压铆技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Φ4 mm铆钉,还是Φ6 mm铆钉,电磁铆接结构相对干涉量不仅均匀性更好,而且平均值更高,分别从4.96%提升到5.20%,6.85%提升到7.85%;电磁铆接接头剪切性能有较大提高,对于Φ4 mm铆钉和Φ6 mm铆钉,电磁铆接最大剪切力相比准静态压铆分别提高了19.7%和5.2%;电磁铆接接头拉脱性能有较小提高,对于Φ4 mm铆钉和Φ6 mm铆钉,电磁铆接最大拉脱力相比准静态压铆提高了3.9%和6.6%。结果说明电磁铆接技术更适合复合材料的连接。
李光耀冯雪瑞蒋浩齐麟崔俊佳张旭
关键词:电磁铆接干涉量剪切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