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莲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四川省23家石英砂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2012年
- 目的调查、检测、评价四川省23家石英砂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效果,为企业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改进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进行采样和分析。结果①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23家石英砂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微小型企业,80%企业生产工艺采用了湿法生产,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矽尘)和噪声。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总粉尘共检测53个作业点,范围在0.50~27.4 mg/m3,平均3.84 mg/m3;18个作业点在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内,合格率为34.0%。呼吸性粉尘共检测53个作业点,范围在0.40~10.84 mg/m3;平均2.35 mg/m3,21个作业点在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内,合格率为39.6%。分析48个作业点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只有13个点(27.1%)在10%以下。噪声共测量102个作业点,强度范围在72.2~104.0 dB(A),平均86.3 dB(A);66个作业点在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内,合格率为66.7%。结论四川省23家洗选、加工石英砂为主的生产企业中职业危害因素粉尘浓度超标严重,72.9%的作业场所中游离SiO2含量大于10%,属于高度危害作业场所,个别噪声岗位超限严重。因此,必须加强防护措施的设置与防护用品使用监督,才能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 张秀莲毛晓丽林源刘汉波
- 关键词:石英砂现场卫生学调查游离二氧化硅职业危害因素矽肺
- 四川省132家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现状调查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为安全监管和科学指导职业病防治工作、合理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根据不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选择健康监护项目,对四川省内5个地区132家企业2 972名接触有毒有害工种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受检对象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噪声、高温、苯系物、铅、汞、锰、酸等。检查出职业相关性疾病共44人,其中职业禁忌证37人,疑似职业病7人,均发生在26家企业中。结论小型个体私营矿山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现状令人担忧。部分企业存在明显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所致职业病危害最大。噪声对劳动者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 张文平吴洋唐翠玲张秀莲
- 关键词: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禁忌证
- 某公司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生产项目职业危害现状评价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调查某公司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确定职业性有害因素关键控制点,制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有效对策。方法采取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测分析、定量分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在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铅尘、铅烟、硫酸、石墨尘、煤尘、锰尘、噪声等。经检测粉尘浓度范围在0.6~10.7 mg/m3,分片区石墨尘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超标。化学毒物铅烟浓度范围在0.004~11.629mg/m3,铅尘浓度范围在0.004~13.637 mg/m3,所有测点的TWA均超标。硫酸浓度范围在<0.14~2.20 mg/m3,化成区水洗作业点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超标。噪声检测铅粉车间熔炉区噪声超标,最大值达到97.9 dB(A)。80%工作场所照度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根据检测结果确认,粉尘的关键控制点是分片作业。化学毒物的关键控制点是合膏、化成、固化、包装、焊接、铸条作业。物理因素的关键控制点是铅粉机打磨时的噪声。结论该企业铅尘、铅烟TWA浓度均不同程度地超过职业卫生限值,属职业危害严重的生产企业,必须进行整改。应增加生产厂房,改善设备布局空间,有效运行防尘防毒设施,防止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
- 张秀莲姬有仓彭唯苏玥
- 关键词:铅酸蓄电池关键控制点